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酮苷类化合物分离鉴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近 5年间有关黄酮苷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的新进展作了综述 ,对质谱、紫外光谱。
作者
渠桂荣
郭海明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0-312,共3页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2 9972 0 10
关键词
黄酮苷
分离
纯化
中药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0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61
同被引文献
136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40
参考文献
18
1
刘延泽,王荩卿,谢兰,贺存恒,谢晶曦.
天葵化学成分的研究Ⅰ.天葵苷的结构[J]
.中草药,1999,30(1):5-7.
被引量:14
2
李文魁,肖培根,廖矛川,张如意.
朝鲜淫羊藿中一种黄酮醇甙的化学结构[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16(10):1575-1576.
被引量:5
3
彭军鹏,姚新生.
甾体皂甙化学研究方法的进展[J]
.中草药,1992,23(8):437-445.
被引量:8
4
李伊庆,易杨华,汤海峰,肖凯.
异落新妇甙的结构研究[J]
.药学学报,1996,31(10):761-763.
被引量:2
5
陈玉武,任丽娟.
蜜柑草抗癌有效成分研究 Ⅰ.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中草药,1997,28(1):5-7.
被引量:17
6
董英杰,张乃先,张明磊,戴宝合.
大果山楂叶黄酮成分研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1):31-33.
被引量:45
7
游松,姚新生,崔承彬,手塚康弘,菊池徹.
银杏叶中金松双黄酮的核磁共振谱分析[J]
.沈阳药学院学报,1991,8(2):124-128.
被引量:9
8
郭新华,杜林.
黄酮类药物的胶束纸色谱分离研究[J]
.兰州医学院学报,1996,22(3):21-22.
被引量:7
9
李文魁,潘景歧,吕木坚,张如意,廖矛川,肖培根.
朝藿素D的分离和结构[J]
.药学学报,1996,31(1):29-32.
被引量:9
10
邬安珍,阮嘉蓬.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1993,12(1):59-6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80
1
渠桂荣,王素贤,吴立军,李铣.
裂叶苣荬菜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2):101-102.
被引量:21
2
渠桂荣,李现山,席应军,刘建,王美霞.
裂叶苣荬菜治疗肝炎的有效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5):297-298.
被引量:8
3
刘伟,王著禄,梁华清.
湖北山麦冬化学成分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89,24(10):749-754.
被引量:13
4
李文魁,肖培根,廖矛川,张如意.
朝藿甙-C的分离和结构[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16(2):230-233.
被引量:4
5
杜林,傅正生.
胶束水溶液代替有机溶剂分离氨基酸[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3):96-97.
被引量:3
6
傅正生,蔡俊,杜林.
胶束纸色谱法分离氨基酸[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4):111-112.
被引量:1
7
杨志,肖倬殷.
近年来甾体皂甙化学研究的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1989,24(1):10-16.
被引量:4
8
渠桂荣,刘建,李新新,王素贤,吴立军,李铣.
裂叶苣荬菜黄酮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1995,26(5):233-235.
被引量:30
9
曹正中 俞家华 等.山东黄芪及其引种品活性成分的比较[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18:99-99.
10
龚运淮.天然有机化合物的^13CNMR化学位移[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6.398.
共引文献
261
1
宋秋华,张磊,梁飞,姚小丽.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进展[J]
.山西化工,2007,27(4):24-27.
被引量:41
2
蒋雷,王国荣,姚庆强.
苦苣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齐鲁药事,2007,26(11):670-672.
被引量:12
3
牛锋,谢光波,崔征,陈发奎,屠鹏飞.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Roots of Semiaquilegia adoxoides[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6,15(4):251-254.
被引量:12
4
姜艳艳,石任兵,刘斌,王秋莹,戴莹.
半边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3):294-297.
被引量:17
5
张王宣.
蒙药文冠木研究进展[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6):9-11.
被引量:13
6
羊晓东,梅双喜,杨蓉,普建新,赵静峰,李良.
云南兔耳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6):1-3.
被引量:12
7
李长恭,渠桂荣.
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的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6):81-87.
被引量:11
8
陈晓辉,谭晓杰,田中克佳,贾英,毕开顺.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药野菊花化学成分分离中的应用[J]
.药品评价,2004,1(5):359-361.
被引量:13
9
董桂杰,邵海市,陈芳,付玉臣,冯继承.
文冠果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2009,22(6):874-875.
被引量:5
10
LIU Jing,ZHAO Zhong-zhen,CHEN Hu-biao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ong Kong,China.
Review of Astragali Radix[J]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2011,3(2):90-105.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36
1
王芃,马程浩,王春红,施荣富.
MA-EGDMA树脂纯化沙棘叶中总黄酮的研究[J]
.中草药,2009,40(S1):144-147.
被引量:6
2
张雷,邓同乐,严伟民,郑筱祥,匡荣,薛东.
山楂叶总黄酮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8):55-57.
被引量:8
3
李帅,匡海学,冈田嘉仁,奥山徹.
鬼针草有效成分的研究(Ⅱ)[J]
.中草药,2004,35(9):972-975.
被引量:47
4
袁久志,窦德强,陈英杰,李巍,小池一男,二阶堂保,姚新生.
土茯苓二氢黄酮醇类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9):867-870.
被引量:45
5
于涛,钱和.
膜分离技术在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4,23(6):55-58.
被引量:41
6
欧来良,李家政,孔德欣,王瑞芳,史作清.
FL-1多功能吸附树脂对沙棘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J]
.中草药,2004,35(12):1349-1351.
被引量:13
7
陈全斌,沈钟苏,张巧云,阮敏,黄绍军.
甜茶中黄酮甙元的分离提纯及其表征[J]
.林业科技,2005,30(1):46-48.
被引量:27
8
张婷,张朝凤,王峥涛,徐珞珊.
翅梗石斛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天然药物,2005,3(1):28-30.
被引量:16
9
王军宪,牛娟芳,尤晓娟.
火棘果化学成分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1994,9(6):253-255.
被引量:18
10
闵清,白育庭,舒思洁,吴基良,刘彤云.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2):19-21.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15
1
韩明,曾庆孝,肖更生,陈卫东,徐玉娟,张友胜.
微乳层析分离鉴定青梅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6):85-88.
被引量:10
2
韩明,曾庆孝,肖更生,陈卫东,徐玉娟.
青梅黄酮类化合物的微乳薄层色谱分离鉴定(英文)[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6,26(2):53-56.
被引量:5
3
赵骏,王强.
荷叶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研究[J]
.中药材,2006,29(8):827-829.
被引量:22
4
李升锋,徐玉娟,陈智毅,刘学铭,张友胜,吴继军.
微乳薄层层析法分离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
.食品科学,2008,29(6):87-89.
被引量:12
5
张静泽,王淑萍,白淑芳,陈虹.
配位吸附树脂对沙棘中黄酮类成分的吸附分离[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2):97-100.
被引量:2
6
李媛,李强,姜泽.
三七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进展[J]
.齐鲁药事,2012,31(2):109-111.
被引量:10
7
苏东林,李高阳,刘伟,汪秋安,何建新,单杨.
橘皮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12,12(5):174-181.
被引量:4
8
梁淑芳,马柏林.
沙棘黄酮的微乳薄层色谱分离鉴定研究[J]
.沙棘,2001,14(1):19-21.
被引量:9
9
马柏林,梁淑芳,董娟娥,张康健.
杜仲黄酮的微乳薄层色谱分离鉴定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2):72-74.
被引量:13
10
游洁.
展示西部魅力 支持西部发展——看《正大综艺·西部系列》[J]
.电视研究,2002(6):33-33.
二级引证文献
140
1
任洪民,张金莲,罗雪晴,颜冬梅,刘艳菊.
HPLC法测定不同枳壳饮片中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1):2604-2605.
被引量:4
2
黄周艳,刘玟君,陈勇,李金洲,陈良妮,韩倩.
三七黄酮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1):81-84.
被引量:18
3
张丹,冯丽颖,高立志.
三七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进展[J]
.生物资源,2020,0(1):61-66.
被引量:8
4
周桃英,罗登宏,曹志军.
超声辅助萃取荷叶总黄酮工艺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5):74-79.
被引量:4
5
周桃英,罗登宏,李国庆,王增池.
AB-8大孔树脂纯化荷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5):113-119.
被引量:25
6
王昶,陈丽艳,张树明,王伟明.
荷叶提取物不同干燥工艺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2009,22(6):834-835.
7
林燕如,谢琳洁.
金丝草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优化[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0):2393-2396.
被引量:3
8
王金铃,孙进,何仲贵.
微乳及其在药学中应用[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9(4):356-364.
被引量:19
9
韩明,曾庆孝,肖更生,陈卫东,徐玉娟,张友胜.
微乳层析分离鉴定青梅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6):85-88.
被引量:10
10
赵晓莉,岳红.
黄酮类化合物分析方法概述[J]
.盐湖研究,2005,13(2):34-39.
被引量:14
1
封锡志,徐绥绪,李文,沙沂.
苦碟子中的新黄酮苷(Ⅱ)[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0,10(2):143-143.
被引量:14
2
李桂兰,刘计权,杨文珍,顾舒,冯晓莹.
山西产金莲花总黄酮及3种黄酮苷含量的测定[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275-278.
被引量:4
3
杜志敏,陈兴兴.
不同来源酸枣仁有效成分的对照分析[J]
.广东药学院学报,1999,15(2):127-128.
被引量:12
4
黄秀香,赖红芳,梁树君.
半边莲黄酮苷提取工艺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98-12099.
被引量:5
5
林春颖,魏伟珍.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5例[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12-2513.
被引量:2
6
袁珂,薛月芹,殷明文,楼炉焕.
RP-HPLC同时测定淡竹叶中4种黄酮苷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9):2215-2218.
被引量:22
7
李梅,陆敏仪.
近年来银杏叶及其制剂分析测定研究概况[J]
.中药材,2001,24(5):371-376.
被引量:5
8
孙冬梅,陈雪婷,谭志灿.
HPLC同时测定布渣叶提取物中3种黄酮苷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1):102-104.
被引量:9
9
田季雨,刘澎涛,李斌.
银杏叶提取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26(3):142-145.
被引量:59
10
刘金旗,吴德林,王兰,刘劲松,王举涛.
菊花中黄酮苷的含量分析[J]
.中草药,2001,32(4):308-310.
被引量:35
中草药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