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西方艺术的视觉形式与主体性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历史的视角看,西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视觉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分别体现为去分化、分化、再去分化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是其自身逻辑演化的必然,更是主体性建构的结果。就此而言,主体性与西方艺术的视觉形式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可以说,对主体性的探求直接推动了西方艺术视觉形式的发展,并经由视觉形式而对自身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本文致力于从视觉形式角度分析西方艺术的发展规律,并厘清它与主体性问题的关系。
作者 曹晖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3-37,共5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2011年黑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西方视觉形式的美学理论与文化研究"(批准号:11D045)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古大治,傅师申,杨仁鸣.《色彩与图形视觉原理——关于看的艺术与科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 2威廉·沃林格尔.《哥特形式论》,张坚、周刚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6页.
  • 3Cf. Erwin Panofsky, Perspective as Symbolic Form, trans. Christopher S. Wood, New York. Zone Books; Cambridge, Mass.. Distributed by the MIT Press, 1991, p. 70.
  • 4孙周兴 高士明编.《视觉的思想》[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33页.
  • 5赫伯特·马尔库塞 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89,59页.
  • 6赫伯特·里德.《现代艺术哲学》,朱伯雄、曹剑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
  • 7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 8Stuart Hall,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Moderaity and its Future, ed. S. Hall, David Held, Tony McGrew,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277.
  • 9弗莱德·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 10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 胡亚敏等译.《文化转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共引文献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