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剩余的时间——论童伟格的抒情写作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当西方现代小说被引人中国,且被视为现代文最重要的体裁。在小说史的内部或外部,不只中国既有小说的型态、其功能与意义被检讨。尔后也引发了关于小说叙事的重要争辩:如果说对西方人而言小说是现代人的史诗(卢卡奇语),那对一向缺乏史诗的中国而言,是不是重新建构一个未曾有过的传统(如普赛克所言),以响应国族叙事的功能需求?那自鲁迅、沈从文以来的抒情小说,在延续抒隋诗的技术与功能之余,是否也以它们自己的方式来负载‘觋代人的史诗”——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探寻?在台湾的脉络里,自白先勇的《台北人》、陈映真的《我的弟弟康雄》、朱天文的《荒人手记》、骆以军的《遣悲怀》以降,不乏抒情小说丰碑。
作者 黄锦树
机构地区 台湾暨南大学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3,共7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 1陈昌明写的“2010台湾文学奖评审报告”,《文学典范的型塑》,《台湾文学馆通讯》2D11年3月第30期,第10页.
  • 2黄健富的《伤、废与书写:童伟格小说研究》,国立中正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10年5月.
  • 3黄锦树:《时间之伤,存有之伤》,《自由时报》2005年3月6日,47版.
  • 4Freednan, Ralph L96 lhe Lyrical Novel New Jers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5Katerina ClarkMichael Holquis著:《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 6普实克著:《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李欧梵编,郭建铃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 7阿甘本(Giorgio Agamben):《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魏钱立卿译,北京: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
  • 8巴赫金(Michail Bakhtin):《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 9范铭如.后乡土小说初探.台湾文学学报,2007,:21-50.
  • 10郝誉翔:《新乡土小说家的诞生》,《文讯》2004年12月,第259页.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