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黄侃派传统声韵学体系中关于中古音的五个理论(上)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引言黄侃(1886—1935)是音韵学大师,对音韵学有诸多贡献,目前对黄侃音韵学成就的探讨基本上只限于他对上古音研究的成果,尚少有人对其中古音研究成果作出评析,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所谓黄侃派传统声韵学体系指的是下列七部(篇)论著中的有关理论,即:黄侃《音略》(1936)、《(广韵)声势及对转表》(1936)、《唇音说》(1937/1985)、《支脂真仙宵侵盐七韵韵类说》(1937/1985),钱玄同《文字学音篇》(1918),刘赜《声韵学表解》(1934),林尹《中国声韵学通论》(1940/1982)。这里我们把黄侃的论著放在首位是因为另外三人的著作基本上都是由黄侃的这四部(篇)论著派生而来。虽然单纯从出版年代上看,钱玄同《文字学音篇》早在1918年就已经出版,但书中关于中古音的三个理论中有两个完全袭自黄侃,仅《广韵》22/23摄表可算是他与黄侃的共同创作。刘赜和林尹的著作虽然出版时间有的也早于黄氏,但他们都是黄侃的学生,完全承袭黄侃的学说。所以我们以黄侃作为传统派声韵学体系的代表人物。以别于瑞典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1889-1978)以来所创立的现代音韵学体系。
作者 冯蒸
出处 《汉字文化》 2012年第3期20-27,共8页 Sinogram Culture
基金 2011年度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广韵><集韵>对照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1JJD750002)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