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0-81,共2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参考文献11
-
1吕艳燕.绿色食品的界定[J].中国保健营养,1999(5):16-16. 被引量:1
-
2周升扬.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J].中国检验检疫,1999(3):45-45. 被引量:2
-
3沈再春.高新技术在方便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用菌,1998,(4):47-47.
-
4张炳文.“中国绿色食品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J].食品科技动态,1996(13):5-9. 被引量:2
-
5杨林.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兼谈国外绿色食品的标准、法规[J].中国标准化,1998(9):4-6. 被引量:4
-
6李里特.食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1998,19(1):1-3. 被引量:11
-
7胡青霞,刘兴华,徐怀德,吕璞.绿色食品发展综述[J].食品科学,1997,18(2):20-23. 被引量:18
-
8吕艳萍,中国保健营养,1999年,5期,16页
-
9张江宇.有机食品——新世纪餐桌上的美食[J].中国食品,1999(9):8-9. 被引量:2
-
10沈再春,中国食用菌,1998年,4期,47页
共引文献33
-
1丁明懋,周国逸,张德强,温达志,罗仲良,李德明,黄得光.曲江县种草养牛的绿色食品生产环境条件初探[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8(S1):17-21.
-
2张祥雄,周国逸,李沂强,罗仲良,丁明懋,张德强,张成养,袁 斌.曲江县养牛业初见成效[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8(S1):89-91.
-
3张岩春,于国萍.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3):30-34. 被引量:6
-
4凌莉,翟军海,陈秀峰.陕西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4,50(6):43-44. 被引量:1
-
5梁屹.浅谈发展绿色食品与环境保护[J].福建分析测试,2004,13(3):2072-2074.
-
6邱云美.绿色食品开发: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丽水学院学报,2004,26(5):60-63.
-
7李晓燕,谢长青.绿色食品国际市场开拓的对策探讨[J].现代化农业,2004(11):32-35. 被引量:1
-
8李晓燕.绿色食品国际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5,27(1):6-8. 被引量:4
-
9梁彦,王志学.吉林省绿色食品营销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6):36-37.
-
10吴玉琼.绿色食品走出闽北大山[J].中国科技信息,2006(12):102-103.
同被引文献72
-
1王德章,宋德军.物流形式与产业发展研究——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7(3):22-29. 被引量:7
-
2唐春根,李鑫.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07(2):9-11. 被引量:14
-
3徐文燕.我国绿色食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及质量认证问题分析[J].商业经济,2004(11):93-95. 被引量:4
-
4应远闻.浙江优势农产品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4,45(4):169-172. 被引量:21
-
5董钻.绿色食品标准体系[J].新农业,2004(10):49-50. 被引量:3
-
6卢普滨,戴廷灿.浅析绿色食品标准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建议[J].江西农业学报,2004,16(4):53-56. 被引量:5
-
7李晓燕.绿色食品国际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5,27(1):6-8. 被引量:4
-
8郜海燕,于震宇,陈杭君,陈文煊,陆德彪.浙江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和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05,46(2):81-83. 被引量:11
-
9潘琇,王亮,谢拾冰,刘恩玲.温州主要水果基地重金属含量状况的调查[J].浙江农业科学,2005,46(3):179-180. 被引量:4
-
10陈艳春.发展绿色食品 促进生态经济建设[J].中国林副特产,2005(3):81-8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0
-
1单杨,张群,吴越辉.我国绿色食品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79-82. 被引量:4
-
2于明,张谦,过利敏.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策略[J].新疆农业科学,2003,40(z2):38-40. 被引量:2
-
3蔡镭.我国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及发展对策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08(5):509-512. 被引量:5
-
4何锦峰,刘俊,舒兰,苏春江.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化模式及发展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8):244-246. 被引量:5
-
5石志红.黑玉米饮料的工艺与配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37-4638. 被引量:4
-
6黄业传,曾凡坤.饮料生产中高新技术的应用[J].饮料工业,2002,5(6):1-3.
-
7毕雪梅,臧淑英.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19(2):100-104. 被引量:4
-
8白晓丽.绿色食品工程概述[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3,28(4):14-15. 被引量:2
-
9张旭亮 ,张翠英 ,吕军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概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3):77-81. 被引量:4
-
10王林山.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4,11(1):25-2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32
-
1单杨,张群,吴越辉.我国绿色食品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79-82. 被引量:4
-
2韩洁.商洛绿色食品产业化路径专项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6):287-288. 被引量:1
-
3臧淑英,毕雪梅,曲胜宽.秦家镇绿色水稻产地水质分布GIS模拟[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3):57-60. 被引量:1
-
4高琼,胡远满,郑钦玉,李月辉.绿色食品基地的景观生态规划[J].生态学杂志,2005,24(8):958-962. 被引量:5
-
5张谦,过利敏,于明.绿色加工技术在农产品深加工中的应用[J].新疆农业科学,2006,43(5):413-416. 被引量:5
-
6张奇志,邓欢英.广东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2(1):71-74. 被引量:1
-
7朱海玲.湖南城镇居民食品消费ELES模型弹性分析[J].食品与机械,2007,23(3):163-165. 被引量:1
-
8席晓东,杨柳.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25(5):20-23. 被引量:6
-
9黄持都,鲁绯,高丽华.标准是食品生产营销发展的准绳[J].中国酿造,2010,29(4):187-189. 被引量:1
-
10任传军.引龙河农场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化农业,2010(5):30-31.
-
1宋瑞祥.环保产业怎样利用高新技术[J].经贸导刊,2001(8):38-39.
-
2刘红敏.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J].河北化工,2009,32(6):75-77.
-
3蔺洪永,田鹏,刘汉章.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0,37(9):107-108. 被引量:7
-
4毕军,高普辛.推进持续发展的环境评价的新战略[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4,11(4):1-3. 被引量:5
-
5王瑶,吕渤,白昭.论我国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1(33):540-540.
-
6李建英.罐装、瓶装线自动化最新技术发展水平[J].包装与食品机械,1990,8(2):50-51.
-
7东莞市恒丰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J].环境,2004(7):61-61.
-
8刘孟德,孙继昌,程广欣,徐珊珊,张颖.高新技术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影响[J].山东科学,2006,19(5):7-11. 被引量:3
-
9林和健,林云琴.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环境技术,2005,23(1):21-24. 被引量:20
-
10宋瑞祥.中国环保产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环境保护,1999,27(7):25-2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