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今日科技》
2000年第5期1-2,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Today
同被引文献9
1 Metcalfe DD, Astwood JD, Townsend R,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allergenic of food derived from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 plants[J].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1996,36(4) : 165-186.
2 Heidi F. Food Safety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J]. Agronomy Journal, 2000,92(4):793-797.
3 刘谦.生物安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8-238.
4 魏伟,钱迎倩,马克平,裴克全,桑卫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184-190. 被引量:35
5 陈乃用.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4):53-59. 被引量:31
6 沈孝宙.遗传工程食物的健康安全性问题——介绍20002001年FAO/WHO联合专家顾问委员会的结论意见与建议[J] .生物工程进展,2001,21(5):9-17. 被引量:15
7 徐茂军.转基因植物食品的检测策略[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12):69-73. 被引量:25
8 宁浩.转基因食品状况及其安全性[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8(3):21-23. 被引量:4
9 邓郁琼,郑裕强,黄奋.转基因食品及其挑战[J] .食品科技,2001,26(1):11-13.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10
1 耿予欢,李国基.食品安全与HACCP系统的应用[J] .中国酿造,2005,24(3):5-9. 被引量:15
2 李志亮,吴忠义,王刚,黄丛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5,21(3):1-4. 被引量:15
3 余春燕,励建荣,顾青,于平.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及其安全性评价[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2):185-188. 被引量:1
4 王若敏,罗永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5):55-57. 被引量:1
5 姜先荣,杨杰,周衍茂.转基因技术应用及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研究进展[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6(3):99-103. 被引量:5
6 王海花,张晓峰,唐光武,马晓海.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安全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3):164-164. 被引量:7
7 陈怡婷.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与检测的讨论[J] .中国科技纵横,2013(23):288-288.
8 尚晨倩.转基因生物技术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J] .报刊荟萃(下),2018,0(4):6-6.
9 罗威,杜玉杰,李亚楠.思政元素融入烹饪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策略——以转基因食品课堂教学设计为例[J] .现代农村科技,2024(12):124-126.
10 廖友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与发展前景分析[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18(2):93-94. 被引量:4
1 不含咖啡因的茶和咖啡将问世[J] .家庭中医药,2000(12):11-11.
2 Anthony Trewavas,范宗理.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J] .世界科学,2000,22(6):37-38. 被引量:2
3 胡杨,王泽滨(指导专家).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J] .康复,2011(9):10-12.
4 叶纨芝,曹家树,曾广文.基因工程植物商品化生产面临的问题与前景[J] .植物学通报,2000,17(5):394-400. 被引量:10
5 黄斌.植物基因工程:希望与风险并存[J] .科技潮,2000(7):50-51.
6 刘科,尉亚辉.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J] .药物生物技术,2006,13(1):62-65. 被引量:4
7 杨瑞丽,孟继鸿.食用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3,10(2):41-44.
8 徐俊锋,陈笑芸,孙彩霞,缪青梅.转基因植物及其食品安全性评估方法[J] .浙江农业学报,2010,22(3):378-383. 被引量:7
9 董峻.我们身边的转基因食品[J] .医药前沿,2013,3(22):9-11.
10 美国开始在地下种植制药用转基因作物[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4):8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