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推拿对脾虚患者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治疗脾虚的可行性。方法:对50例脾虚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对治疗前后患者尿中木糖排泄量作了测定,并与50例同年龄组(正常组)的木糖排泄量作比较以资对照。结论:经推拿疗法治疗后,患者脾虚症状均有明显改善,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与正常组的尿中D-木糖排出量比较,证实推拿疗法对脾虚患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起到强胃健脾,调节气血经络脏腑的功能,且患者较易接受,符合简、便、廉的原则,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 刘洁芳
出处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20期47-48,共2页 Chinese Manipu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0

  • 1金敬善.尿中D-木糖的简易测定方法[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79,2(2):91-92.
  • 2崔云龙.一种血清(尿)木糖测定法[J].临床检验杂志,1986,4(2):78-78.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2-3.
  • 4徐立.脾虚证的实验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10(1):43-43.
  • 5吴家驹 王兆清 等.脾虚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及小肠吸收功能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5):316-316.
  • 6高均贤.中医脾胃系统与胃肠胰内分泌关系初探[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3):168-168.
  • 7金敬善 王广才 等.血清中胃泌素水平与脾虚证关系[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1):25-25.
  • 8[3]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029.
  • 9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国医药学报,1988,(5):71-71.
  • 10陈小野,周永生,樊雅莉,张宇鹏,蒋小丽,邹世洁,崔成德,乔文彪,李玉梅,王肃,王左原,邵德彬,王丽芳,庞大本,池旭生.脾气虚证动物模型规范化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1,16(4):292-298. 被引量:84

共引文献3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