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需求,通过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阐述,详细说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中的“宽”和“严”的关系以及宽严相济政策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作者
陈为国
机构地区
黑龙江仗义律师事务所
出处
《商情》
2012年第26期222-222,共1页
关键词
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司法实践
分类号
D917.3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5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兴良.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
.法学杂志,2006,27(1):17-25.
被引量:35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梁根林.《刑事政第:立场与范畴》.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2页.
2
《商君书·去强》.
3
王亚凯,付立庆.《美国特色的严打法—加州三次打击法初论》.陈兴良主编.《中国刑事政策检讨—以“严打”刑事政策为视角》.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351页.
4
(法)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2页.
5
(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6
(日)团藤重光.《死刑废止论》.林辰彦,译.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7
(韩)金仁善.《关于韩国执行死刑的现状与死刑制度的改善方向的再思考》.赵秉志主编.《中韩刑法基本问题研讨—“首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学术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8
(美)大卫·特德·约翰逊.“美国与日本的死刑悖论”.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9
蔡道通.《中国刑事政策的理性定位》.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10
郭建安.《社区矫正制度:改革与完善》.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0页.
共引文献
351
1
兰楠.
前置法为“刑民交叉争议案件”提供的出罪思路[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6):37-53.
被引量:5
2
黄驿媚.
刑事实体辩护有效性的困境与实现[J]
.量刑研究,2019(1):140-166.
3
应奎碧,武倩.
刑事政策视域下合理解决“校闹”之路径探析[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0(4):40-51.
被引量:4
4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侦监处课题组,周春燕,李雷,余玛丽,林一洲.
海上走私成品油、白糖类犯罪的实务问题研究[J]
.海关法评论,2020(1):165-192.
5
徐宗胜.
量刑基准与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J]
.刑法论丛,2019,5(2):1-28.
被引量:3
6
陈雪.
刑法正当防卫条款的判断构造[J]
.法律方法,2022(3):359-370.
7
章蓉,胡宇翔.
浅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群体性事件引发刑事案件中的运用[J]
.理论导报,2007(1):56-57.
8
王业松.
浅析和谐社会中侦查监督权力的行使[J]
.社科纵横,2007,22(11):95-96.
9
李钢.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缓刑的适用[J]
.西部法学评论,2007(4):40-43.
被引量:1
10
胡胜.
事出有因之扣人勒索的行为定性[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1):18-23.
1
梁秀慧.
司法机关遵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思考[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7-30.
2
石云,刘青青.
检察机关如何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来化解社会矛盾[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12):38-38.
3
吴军.
在侦查监督工作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政策[J]
.民营科技,2010(9):92-92.
4
宋继根.
公诉中运用宽严相济政策刍议[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09(8):64-66.
5
林勇飞.
论社区居民的思想教育[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0(6):222-222.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J]
.中国工运,2011(9):49-49.
7
高秀梅.
以标准化为基础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
.中国标准化,2007(3):32-32.
8
金钊.
浅谈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与创新[J]
.党史博采(下),2013(8):40-41.
9
宋亚平.
关于推动社会建设的思考[J]
.决策与信息,2012(2):33-36.
10
王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青春岁月,2016,0(15):205-205.
商情
2012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