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犯罪论体系的去苏俄化 被引量:2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犯罪论体系是刑法知识的主轴,因此,犯罪论体系的去苏俄化是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之关键所在。苏俄四要件的犯罪论体系形成过程中存在以皮昂特可夫斯基为首的教科书派和以特拉伊宁为代表的反教科书派之间的观点冲突,我国犯罪论体系的苏俄化,主要是受到苏俄教科书派的影响。对苏俄犯罪论体系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性思考:一是分则与总则的关系,这里存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分则性思维与四要件犯罪论体系的总则性思维的对立;二是违法与责任的关系,这里存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规范论与四要件犯罪论体系的存在论的区别;三是出罪与入罪的关系,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中,出罪与入罪经过三重审查:在构成要件该当性阶层,将那些不具备构成要件的行为予以删除。在违法性阶层,将那些虽然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但不具有违法性的行为予以排除。在有责性阶层,将那些虽然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和违法性,但不具备有责性的行为予以删除。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构造中,前一要件独立于后一要件,因此每一个阶层的判断都是独立的判断。尤其是在违法性和有责性中,将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予以排除,在入罪过程中实现出罪功能。而四要件的犯罪论体系只是论述了正面的犯罪成立条件,把正当防卫等出罪条件置于犯罪论体系之外,因而具有功能上的缺陷。
作者 陈兴良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7,共15页 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 1何秉松,[俄罗斯]科米萨罗夫·科罗别耶夫.《中国与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 2[苏]A·H·特拉伊宁 王作富译.《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6页.
  • 3[德]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德国刑法教科书》(第14版),徐久生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第45-46页.
  • 4[日]小野清一郎著 王泰译.《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 5[苏]A·A·皮昂特科夫斯基等:《苏联刑法科学史》,曹子丹等译,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第12,13,20,21页
  • 6[俄]H·库兹涅佐娃、H·M·德日科娃.《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上卷·犯罪论),黄道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 7[德]恩施特·贝林.《构成要件理论》.王安异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 8阮齐林.“评特拉伊宁的犯罪构成论-兼论建构犯罪构成论体系的思路”,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9[苏]A·A·皮昂特科夫斯基.“社会主义法制的巩固与犯罪构成学说的基本问题”,载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编译.《苏维埃刑法论文选译》(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5年版.
  • 10[苏]苏联司法部全苏法学研究所主编.《苏联刑法总论》(下册),彭仲文译,大东书局1950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42

共引文献299

同被引文献381

引证文献25

二级引证文献1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