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常州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原始农业因素
被引量:1
出处
《农业考古》
2000年第1期101-103,,128,,共4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参考文献13
-
1苏秉琦.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闭幕式上的讲话,1981年12月[J].中国考古学会通讯,.
-
2吴苏.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8(4):223-240. 被引量:62
-
3王开发:《江苏常州圩墩遗址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历史地理》第三辑。
-
4韩辉有:《常州圩墩乌家浜文化的沉积环境及更老遗址的层位预测》,中国环境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油印本)。
-
5黄象洪:《常州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动物遗骸和地层分布及其所反映的环境意义》,中国环境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油印本)。
-
6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罗家角考古队:《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年。
-
7CPAM, Chekiang Province and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8(1):39-94. 被引量:277
-
8裴安平,曹传松.湖南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90(8):17-29. 被引量:47
-
9安志敏.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和东传[J].文物,1999(2):63-70. 被引量:23
-
10《事物的起源》德·利普斯著,汪宁生译。
共引文献390
-
1李荣有,李保江.史前遗存揭示乐-图-文三位一体艺术史著述范式[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1):195-228.
-
2林徐巍,潘曦,丘容千.滇西北怒族井干式民居建筑营造技艺调查[J].中外建筑,2021(2):28-33. 被引量:4
-
3李国栋.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学者稻作东传日本研究评述[J].南开日本研究,2019(1):231-243. 被引量:1
-
4王航,杨艳飞.麻的社会生命:盘州羊场乡布依族物与人共生关系探究[J].民族艺林,2021(2):52-63. 被引量:1
-
5葛金根.马家浜文化聚落居址观察[J].东方博物,2021(3):60-69.
-
6刘炼,段海涛,詹胜鹏,凃杰松,贾丹,占稳,李健.中国表面处理技术发展历程浅析——石器时代表面处理技术[J].材料保护,2019,52(12):146-149. 被引量:1
-
7王兴成,蔡大伟.家犬起源与驯化的古DNA研究进展[J].边疆考古研究,2023(2):299-317.
-
8刘洁.中国坟丘的起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7-10. 被引量:3
-
9杨君.包头上窝尔吐壕汉墓出土釉陶樽浮雕内容试析[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1):81-84.
-
10王星光,贾兵强.略论生态环境对先秦水井的影响[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1-3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3
-
1胡耀武.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的概念、简史、原理和目标[J].人类学学报,2021,40(3):526-534. 被引量:9
-
2俞为洁,徐耀良.河姆渡文化植物遗存的研究[J].东南文化,2000(7):24-32. 被引量:15
-
3黄文几.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动物遗骨的鉴定[J].考古,1978(4):241-243. 被引量:12
-
4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J].农业考古,1982(1):19-31. 被引量:118
-
5张雪莲,王金霞,冼自强,仇士华.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J].考古,2003(2):62-75. 被引量:117
-
6黄象洪.圩墩遗址出土动物遗骸鉴定[J].考古学报,2001(1):108-108. 被引量:2
-
7游修龄.圩墩遗址出土炭化稻鉴定[J].考古学报,2001(1):109-110. 被引量:1
-
8胡耀武,王根富,崔亚平,董豫,管理,王昌燧.江苏金坛三星村遗址先民的食谱研究[J].科学通报,2007,52(1):85-88. 被引量:26
-
9郑云飞,蒋乐平.上山遗址出土的古稻遗存及其意义[J].考古,2007(9):19-25. 被引量:56
-
10李兰,朱诚,林留根,赵泉鸿,史恭乐,朱寒冰.江苏宜兴骆驼墩遗址地层7500~5400BC的海侵事件记录[J].地理学报,2008,63(11):1189-1197. 被引量:10
-
1陈丽华,黄建康,唐星良.1985年江苏常州圩墩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2001(1):73-107. 被引量:35
-
2常州圩墩遗址第五次发掘报告[J].东南文化,1995(4):69-94. 被引量:16
-
3薛春茂.解析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5,38(6):201-201. 被引量:1
-
4王星玉,王纶,温琪汾,师颖.山西是黍稷的起源和遗传多样性中心[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3):465-470. 被引量:29
-
5王建华,曹静.圩墩遗址单人墓葬人口自然结构及相关问题研究[J].长江文明,2013(3):10-16.
-
6高平,曹长余.“西单模式”与生态农业因素的优化组合[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4,11(A06):176-178.
-
7高梅.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J].地理教育,2009(1):78-78. 被引量:2
-
8唐传兵.芝麻的食疗养生方[J].健身科学,2013(2):32-32.
-
9于德源.北京地区农业起源初探[J].农业考古,1993(3):72-76. 被引量:2
-
10卢茂村.安徽古代稻麦小史[J].农业考古,1987(2):273-27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