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本意义的生成——从互文性角度看《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本意义的生成是作者、读者和互文本共同参与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形成一个广阔的意义域,由于各种新成分的加入而不断螺旋式发展。在作者的创作中和读者的理解中,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起着重要的作用。《圣经》故事就是集体无意识最典型的体现,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故事,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对人们思想思维产生影响。在英美文学中,诸多作家通过直接引用故事中的人物或采用隐喻或象征手法指涉故事情节来烘托作品的主题,读者也可从《圣经》故事的某个视角以获得对文本的更深刻理解。
作者 刘永良
出处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3-95,39,共4页 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72.
  • 2威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 3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M].朱立元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 4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
  • 5荣格.荣格著作集[M].金慧敏等译,第四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 6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 7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175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