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马互市经济视域下的湟源新学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晚清及民国时期,湟源在茶马互市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保障了当地教育水平的提高。湟源新学诗与地方经济发展及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由于社会发展,新学诗在不同层面上反映了这种社会变化,从一个微小的侧面印证了中国诗歌从古典向现代流变的内部变化。
作者
卓玛
机构地区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3期177-180,共4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茶马互市经济
湟源教育
新学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何平顺.杨志平与《丹噶尔厅志》[EB/OL].新华网:青海频道,青海文史资料集萃.
2
格勒.从“茶马互市”到“茶马古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02-26.
3
邵飘萍序.西藏六十年大事记[A].转引自赵宗福.青海历史人物传[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298.
4
清·杨景升纂,张庭武修.丹噶尔厅志:卷五(十五)[A].官报书局排印,宣统二年.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五十五卷)[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848.
5
清·杨景升纂,张庭武修.丹噶尔厅志:卷七(四十)[A].官报书局排印,宣统二年.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五十五卷)[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892-893.
6
清·杨景升纂,张庭武修.丹噶尔厅志:卷七(四十一)[A].官报书局排印,宣统二年.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五十五卷)[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892-893.
7
杜常顺.
清代丹噶尔民族贸易的兴起和发展[J]
.民族研究,1995(1):61-68.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4
1
赵小花,李健胜.
论藏族、蒙古族商人对清代青海民族贸易的贡献--以丹噶尔为中心[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74-79.
被引量:1
2
马磊.
论清至民国时期甘青藏区的市场体系[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4):78-85.
被引量:1
3
黄正林.
清代黄河上游区域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4):65-75.
被引量:3
4
郭凤霞,杜常顺.
论清代及民国时期丹噶尔(湟源)民族贸易与地方经济社会[J]
.青海民族研究,2010,21(2):117-122.
被引量:1
5
马天卓.
清代厅城的类型与特点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168-173.
被引量:3
6
李新贵,王亚勇.
论明清时期民族政策的变化对湟水流域市场格局的影响[J]
.青海民族研究,2011,22(2):84-88.
被引量:1
7
解占录.
西方文化在湟源的传播和影响[J]
.青海社会科学,2011(5):180-185.
被引量:1
8
崔永红.
丹噶尔商业兴衰述略[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1):91-97.
被引量:2
9
杨红伟,欧麦高.
清代甘肃省循化厅歇家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13,24(4):151-158.
被引量:8
10
李建国.
甘青民族贸易中的歇家和刁郎子问题探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15(1):140-143.
被引量:1
1
蒲生华.
纵横诗笔见高情——赵宗福先生诗词的立象造境艺术探赜[J]
.青海湖,2015,0(9):109-118.
2
姜仲.
湟源:雨后正午的阳光(外一首)[J]
.青海湖,2004(Z1):78-79.
3
田桂英.
写意湟源[J]
.雪莲,2008(2):78-84.
4
王飚.
“新学诗”:诗界革命前的探索[J]
.文史知识,1999(4):34-40.
5
张光辉.
巍巍昆仑茶飘香[J]
.茶博览,2011(1):42-45.
6
寒烟.
丹噶尔古城里的昌耀纪念馆(外一首)[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4,0(12):203-205.
7
孙之梅.
从诗界革命到南社:新古体诗的蜕生[J]
.文史哲,2016(2):48-56.
被引量:4
8
李宏伟.
经验的根本——从外来文化的影响谈“新学诗”和“新派诗”的区别[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71-74.
9
颜同林.
方言入诗与中国新诗的发生[J]
.中外诗歌研究,2009(1):36-36.
10
张光辉.
巍巍昆仑茶飘香[J]
.少年文艺(南京),2011(5):44-45.
青海社会科学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