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扒窃入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修正了盗窃罪,增加了构成盗窃的新罪状,在社会治安不容乐观的形势下,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的政策和立法受到社会的欢迎,本文仅从学术讨论的层面探讨扒窃入刑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扒窃不宜独立入刑,并针对如何规制扒窃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者
黄少军
机构地区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知识经济》
2012年第12期37-38,共2页
Knowledge Economy
关键词
扒窃
宽严相济
主客观相统一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赵运锋,张东平.
论刑法分则中的法定拟制[J]
.行政与法,2008(3):121-124.
被引量:3
2
李振林.
盗窃罪中的法律拟制问题研究——以《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的规定为视角[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13(3):36-45.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齐文远,周详.
对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反思——兼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J]
.法学研究,2002,24(3):100-110.
被引量:31
2
吴学斌.
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注意规定与法定拟制[J]
.法商研究,2004,21(5):49-56.
被引量:62
3
李凤梅.
法律拟制与法律类推:以刑法规范为视角[J]
.法学杂志,2006,27(1):139-141.
被引量:26
4
劳东燕.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J]
.中国社会科学,2007(3):126-139.
被引量:521
5
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6:16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1.
7
马爽.携带凶器盗窃应作为盗窃罪从重处罚情节[EB/OL].(2009-03-13)[2011-03-12].http://www.docin.com/p-10808369.html.
8
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郎胜在2011年3月30日全国法院贯彻执行《刑法修正案(八)》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报告..
9
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
10
200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
共引文献
30
1
陈洪兵,王敏.
特殊盗窃行为类型的认定[J]
.金陵法律评论,2012(2):51-60.
被引量:7
2
李振林.
盗窃罪中的法律拟制问题研究——以《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的规定为视角[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13(3):36-45.
被引量:29
3
李振林.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适用法律拟制问题研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3):78-83.
被引量:4
4
李竟芬.
“扒窃入刑”中若干争议的消解[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24(2):99-104.
被引量:4
5
刘宪权.
刑法严惩非法集资行为之反思[J]
.法商研究,2012,29(4):119-126.
被引量:122
6
揭扬.
浅议盗窃罪中的多次盗窃——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J]
.商情,2012(39):170-170.
7
王志祥,张伟珂.
盗窃罪新增行为方式评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37-44.
被引量:8
8
王东海.
扒窃的理性界定[J]
.中国检察官,2012(20):9-12.
被引量:1
9
吴允锋.
盗窃罪立法修正之证成及其司法认定[J]
.社会科学家,2012,27(10):104-108.
被引量:7
10
仝其宪.
“携带凶器盗窃”之解读[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5):69-72.
1
郭涤.
一九五六年中国该不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J]
.理论导刊,2000(2):22-25.
2
夏锦文,张镭.
21世纪亚洲法哲学的时代课题——第三届亚洲法哲学大会综述[J]
.中国法学,2000(6):146-148.
被引量:2
3
刘志刚.
司法改革:是否应在宪政体制内进行──“司法公正:司法制度改革的目标”学术讨论会综述[J]
.中国律师,2000(8):52-55.
被引量:2
4
刘永艳.
延安精神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简述[J]
.党校科研信息,1991(29):14-1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1(2):129-135.
被引量:1
6
马炫.
危险驾驶罪在刑罚上的疏漏[J]
.传承,2015(2):96-9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J]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2011(2):1-6.
8
黎志艺.
对《刑法修正案八》关注民生之解读[J]
.法制与经济,2011,20(22):62-62.
9
新事评点[J]
.江淮法治,2011(5):5-5.
10
刑法修正案(八)[J]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11(4):4-10.
知识经济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