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逝》中涓生忏悔心理动因分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开始定下的基调是忏悔,涓生的忏悔不仅是“为子君”,也是“为自己”的;也即是说他想通过叙说来卸下过往的经历给他带来的沉重与虚空、压抑,从而能“向着新的生路跨进去”。人们往往感动于这种真诚而坦率的忏悔与袒露的姿态,认同他按照一己思维所叙述的爱情从产生到失去的过程,却忽略了对其叙述所表露出的心理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
范阳阳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91,共7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关键词
心理动因
忏悔
《伤逝》
涓生
叙述
子君
虚空
分类号
I21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8
1
孙郁.
读书人的偏食[J]
.书摘,2007(3):1-1.
被引量:1
2
刘起林,易瑛.
《伤逝》主题内核: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25(4):106-109.
被引量:11
3
马敏.
鲁迅《伤逝》的新解读[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6):120-123.
被引量:6
4
秦凌燕.
一个表达虚无的文本——重读《伤逝》[J]
.小说评论,2011(S1):92-95.
被引量:3
5
雷霖.
爱与内在自由的双重错失——析《伤逝》的悲剧体验[J]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1):48-52.
被引量:1
6
王玮.
论《城堡》和《伤逝》中的女性拯救[J]
.榆林学院学报,2011,21(1):92-94.
被引量:2
7
李允经.
婚恋生活的投影和折光(上)——《伤逝》新论[J]
.鲁迅研究动态,1989(1):55-60.
被引量:4
8
王文胜.
难以驱散的“鬼气”--以《伤逝》意蕴为中心[J]
.鲁迅研究月刊,2010(8):35-3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蓝棣之.
“万不可做将来的梦”──论《伤逝》[J]
.鲁迅研究月刊,1998(10):34-36.
被引量:14
2
张箭飞.
论《伤逝》的诗性节奏[J]
.鲁迅研究月刊,1998(10):47-53.
被引量:5
3
贾振勇.
娜拉出走:现代性的女性神话——鲁迅小说《伤逝》再诠释[J]
.鲁迅研究月刊,2001(3):23-27.
被引量:29
4
罗小茗.
涓生的思路──《伤逝》重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211-222.
被引量:28
5
张天潇,王黎红.
论卡夫卡作品中性别对立的超越——男性视角与女性意识的和谐共存[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53-156.
被引量:2
6
鲁迅.《261229致韦素园》,《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0页.
7
[美]罗洛·梅著,郭本禹等译.《人的自我寻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1页.
8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第四章的论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3页.
9
[德]舍勒.《受苦的意义》,《舍勒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65、672页.
10
[德]舍勒.《懊悔与重生》,《舍勒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90页.
共引文献
21
1
谢玉娥.
性别视角下的《伤逝》研究综述[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0):30-36.
被引量:4
2
王钦峰.
“子君之死”是鲁迅的一个艺术失误[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7(2):53-58.
被引量:1
3
祝欣,李迎春.
抵达意义的探寻——近十年《伤逝》研究综述[J]
.河南社会科学,2005,13(6):103-105.
被引量:7
4
邵国义.
文本里的涓生、子君以及爱情[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92-96.
被引量:2
5
赵都陵,颜昌军.
从《伤逝》看中国式娜拉的现实出路[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9):51-52.
6
朱郁文.
关于《伤逝》研究的性别视域分析[J]
.职大学报,2011(3):43-50.
被引量:1
7
王小平.
现代者的“心学”之思——鲁迅《伤逝》新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195-198.
8
吴正锋.
湖南现代文学研究三十年[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55-62.
9
卢建红.
涓生的“可靠性问题”[J]
.现代中文学刊,2012(6):63-70.
被引量:3
10
古大勇.
中学“闽派语文”理念对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创新的启示[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8):115-118.
同被引文献
15
1
范家进.
“双向隔膜”的发现和“双向批判”的开展──鲁迅乡土小说研究[J]
.文艺理论研究,1998(6):7-18.
被引量:5
2
朱晓进,林基成.
也谈《伤逝》的爱情题材与悲剧[J]
.中国社会科学,1984(2):211-212.
被引量:2
3
沈敏特.
爱情题材的历史性突破——论《伤逝》中的爱情悲剧[J]
.中国社会科学,1983(2):165-179.
被引量:4
4
冯金红.
忏悔的“迷宫”──对《伤逝》中涓生形象的分析[J]
.鲁迅研究月刊,1994(5):21-25.
被引量:21
5
王彬彬.
残雪、余华:“真的恶声”?——残雪、余华与鲁迅的一种比较[J]
.当代作家评论,1992(1):34-43.
被引量:23
6
王桂妹.
“白话+文言”的特别格式——《新青年》语境中的《狂人日记》[J]
.文艺争鸣,2006(6):79-82.
被引量:12
7
刘俊.
对“启蒙者”的反思和除魅——鲁迅《伤逝》新论[J]
.文艺争鸣,2007(3):110-113.
被引量:20
8
薛绥之主编:《致绍兴同乡公函》,《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0—211页.
9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40年版,第25页.
10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0-353页.
引证文献
4
1
张丽凤.
鲁迅小说中启蒙者与被启蒙者无法完成的对话[J]
.鲁迅研究月刊,2013(5):18-26.
被引量:3
2
罗粤粤.
鲁迅小说中的忏悔意识探讨[J]
.文学教育(中),2014(3):14-15.
3
刘英.
《罪与罚》与《伤逝》的复调小说对比[J]
.绥化学院学报,2017,37(3):66-69.
4
王达敏.
鲁迅:中国现代忏悔文学的开创者[J]
.小说评论,2022(6):142-14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阳杨,黄悦.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海归知识分子形象[J]
.百色学院学报,2014,27(2):114-118.
2
鲁永进.
文学的启蒙与艺术的批判——基于对《彷徨》与《呐喊》之研究[J]
.文教资料,2016(23):13-15.
3
冷继颖.
《野草》与鲁迅的启蒙思想“完型”——从《这样的战士》谈起[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5):55-60.
4
赵昱辉.
缺失于对称时空中的视角——重读鲁迅《风筝》[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39(4):96-102.
5
冯波.
“吞噬”与“渴望”:《狂人日记》与《奥尔拉》中的癫狂论析[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9(5):201-209.
6
何梦洁.
精神困境、人性救赎与叙事革新:论迟子建《烟火漫卷》的救赎书写[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3):137-143.
7
李乾熠,林强.
鲁迅小说中的“宽恕”问题及其意义面向[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9):104-109.
1
尹力.
从“自叙传”到“忏悔录”——郁达夫的自卑情节与忏悔心理[J]
.北方文学(中),2012(5):27-28.
2
阎庆生,王小平.
曹禺创作的深层心理动因分析——从《雷雨》中的“乱伦”谈起[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4):35-41.
被引量:1
3
厉杰.
基于修辞动因分析网络语言的互文性[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5):90-94.
被引量:3
4
王妍.
生命无法承受之重:白居易山水诗创作理论及动因分析[J]
.理论界,2011(9):123-124.
5
郑奕.
《独自和解》思想意蕴论析[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6(5):41-43.
6
袁苡程.
谜一样的人生[J]
.情感读本,2016,0(6X):25-26.
7
林玮生.
中国神话历史化的背景动因分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4):87-90.
8
李晓红.
从“家”出走和从“国”出走——巴金前期小说创作的动因分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5):94-100.
被引量:2
9
蒋敏.
“旅途状态”与文学创作[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09-111.
10
程立雪.
鲁迅钞古碑动因分析[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6,0(1):10-11.
鲁迅研究月刊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