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鄂伦春族萨满教的特点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鄂伦春族萨满教独具特色,因为其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方面与众不同。鄂伦春民族以狩猎生产为其主要经济形态,在社会组织方面,直至20世纪50年代,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保留着父系氏族组织,氏族制度和氏族习俗,还保存着一些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此种情况对此民族萨满教的发展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
作者
胡绍财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年第7期32-33,共2页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关键词
鄂伦春
萨满教
氏族社会
分类号
B98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富育光,王宏刚,等.大兴安岭鄂伦春族萨满文化调查[J].北方民族,1990,(1).
共引文献
1
1
刘政.
双头鸟与萨满崇拜[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3):70-7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6
1
安丰军.
浅谈古代鄂伦春族的生态伦理思想[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6):173-177.
被引量:5
2
麻国庆.
开发、国家政策与狩猎采集民社会的生态与生计——以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为例[J]
.学海,2007(1):25-35.
被引量:25
3
哈斯巴特尔.
关于鄂伦春语濒危现象的探讨[J]
.满语研究,2008(1):24-33.
被引量:6
4
李文祥.
民族福利建设中的制度风险及其规避——以鄂伦春族为例[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4):127-133.
被引量:2
5
何群.
环境、文化与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以鄂伦春族为例[J]
.中国民族,2009(4):57-58.
被引量:1
6
吴亚芝.
清政府政策对鄂伦春族社会发展的影响[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3):59-63.
被引量:2
7
王为华.
文化生态学视域中的鄂伦春传统渔猎文化[J]
.学术交流,2009(6):169-173.
被引量:10
8
陈云奔,陈霞.
黑龙江乌拉嘎鄂伦春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调查[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3):11-15.
被引量:3
9
赵兴州,赵彦,吴志玮.
浅论清代鄂伦春族学校教育的类型及特点[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120-123.
被引量:2
10
田艳.
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技艺法律保护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5):146-15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韩曦冉.
近十年鄂伦春族研究综述[J]
.广东经济,2017,0(7X):257-258.
被引量:1
2
田青.
论鄂伦春族口承文学对民族形象的构建[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6,24(4):1-4.
被引量:2
3
宋丽丽.
试论鄂伦春族女性萨满的历史地位与作用[J]
.黑河学院学报,2019,10(6):13-14.
4
蔡昊臣.
以符号学视角探究鄂伦春民族符号系统的传承与发展策略[J]
.经济师,2023(7):222-22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韩丽萍,陈绍英.
“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三少民族”栏目成果阶段性综述[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0,28(1):25-28.
2
王嘉浩,张虹萍.
鄂伦春族环境史史料剖析--以《新生鄂伦春族乡志》为例[J]
.经济师,2022(5):152-153.
3
王迪,唐守冬.
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之比较[J]
.科学中国人,2017(3X):224-224.
1
刘钻.
粗犷质朴的鄂伦春——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的民间艺术[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6(2):32-33.
被引量:3
2
关小云.
鄂伦春族萨满教神偶与神像[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1):129-132.
被引量:4
3
朱新山.
人性在私有制产生和消灭过程中的作用[J]
.南京社会科学,1996(6):15-19.
4
陈景源.
僜人的原始宗教[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4):45-50.
被引量:3
5
李游.
探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J]
.大家,2012(5):278-278.
6
董学文.
当代美学的走向与趋势——兼论新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办法的父系[J]
.学习与实践,1986(12):17-20.
7
关小云.
“最后的山神”──记述大兴安岭鄂伦春族萨满教文化的传播者[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3):96-98.
8
莫庆云.
鄂伦春神话──人类的起源[J]
.满语研究,1997,0(2):144-144.
9
郭淑云,孟秀春.
表现诸多原始特征的鄂伦春族萨满教──依据萨满神歌进行的考察[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2):77-83.
被引量:5
10
杨晶雯.
鄂伦春民歌赞达仁演唱中的气与韵[J]
.广西教育,2014(11):157-159.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