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以胡适为代表的"文学革命"的参与者及以黎锦熙为代表的"国语运动"的参与者的历时言论和事后追述进行考察,说明:在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中,是由"白话"和"白话文学"作为核心的,在历时进程中,它逐渐借助了"国语"和"国语运动"的话语资源,以实现自己根本的社会功能上的诉求。"国语运动"则以实现民族共通语的标准确立为目标,其要求确定一种标准语音和设立汉字注音规范,这与推行白话文其实并无必然联系。1916年至1920年"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呈现的"双潮合一("黎锦熙语)之势,是其资源互相借助的结果;而二者在此之后的分流,以及参与者的不同叙述,则是由其态度和目的指向之不同所决定的历史必然。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Literar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