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郁达夫“沉沦”情结中的异域因子 被引量:1

The Foreign Factors in Yu Dafu's Melancholy Complex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忧郁、感伤为抒情主形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塑造了一系列自我分裂、心理病态的多余人形象。郁达夫这种审美风格的形成,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与他对外国文学的创造性的吸收密切相关。但他只是将外国文学作为认识、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本文通过梳理郁达夫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剖析其人物变态人格中的异域因子,为更全面认识中外文学交流中借鉴与创造的关系,提供一个具体的范例。 Yu Dafu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romanticism writers in the history of modem Chinese literature characterized by melancholy and sentimentalism, and his works created a series of Superfluous Men, schizophrenic and psychotic. This aesthetic style is formed both b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e foreign literature endowed Yu with a new perspective and method to approac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aper is to analyze Yu's relationship with foreign literature for an more comprehensive un- 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作者 孙宜学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9,共11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关键词 郁达夫 多余人 中国传统文化 中外文学关系 Yu Dafu Superfluous Ma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lite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1

  • 1郁达夫.文艺赏鉴上之偏爱价值[A].郁达夫文集(第5卷)[Z].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 2郁达夫.战后敌我的文艺比较[A]..郁达夫文集(七)[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104.
  • 3郁达夫.雪夜[A].郁达夫文集(第4卷)[Z].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 4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A].郁达夫文集(七)[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178,180.
  • 5郁达夫.屠格涅夫的《罗亭》问世以前[A].郁达夫文集(第6卷)[Z].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
  • 6郁达夫.1927年1月10日日记[A].郁达夫文集(第9卷)[Z].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 7郁达夫.1932年10月14日日记[A],郁达夫文集(第9卷)[Z].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 8郁达夫.1932年10月15日日记[A].郁达夫文集(第9卷)[Z].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 9郁达夫.离散之前[A].郁达夫文集(第1卷)[Z].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 10郁达夫.青烟[A].郁达夫小说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12

  • 1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35页.
  • 2郁达夫.《(鸡肋集)题辞》.《郁达天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26页.
  • 3陈乃欣等:《徐舒二三事》,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版,第24—25、38—39页.
  • 4徐舒:《全集后记》,见《门边文学》,南天书业公司,1972年版,第182页.
  • 5徐舒;《期待曲》,见《痴心井》,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77页.
  • 6郁达夫:《雪夜》,《宇宙风》,1936年第11期.
  • 7《出版者的话》,见《郁达夫小说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3页.
  • 8吴义勤:《我心彷徨一一徐耔传》,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6页.
  • 9徐哥:《字纸篓里的故事》,见《离魂》,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 10金宏达:《前言》,见《痴心井》,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