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的传统企业组织的历史沿革决定了它的社会目标的多样性 ,为了使这样一种多目标的社会组织得以生存发展 ,需要有一大批深谙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现实生活的干部 ,他们先是为了非经济目的而进入企业 ,当担任起这个经济组织的头领人员之后 ,才开始将主要思考重心转向企业组织目标方向来。在改革开放之后 ,这些人开始被人称为“企业家” ,他们自己也不知在何时开始学着以企业家的口吻说话。其中少数俗一些的人还比西方总裁更像企业主宰者 ,张口闭口“我的”、“我”如何如何 ,他们说“我”和“我的”时不是在说他个人 ,而是说他治下的那个企业。在听到电视屏幕上有此等口吻说话的“企业家”时 ,我真想给编辑为“我们厂”、“我们公司” ,如“今年我们厂 (由“我”字改来 )将开始考虑进军欧美市场”等等 ,我才听着顺耳。我也暗自替他设想 ,当您庆祝六十大寿之后 ,这说话口气必须得变一变时将是何等的尴尬事呵 !而不管其根基如何 ,文化程度怎样 ,他们个个努力尽心 ,这是千真万确的。也应当承认 ,他们能脱颖而出登上“高位” ,也总有这样那样的本事。公平地说 ,社会对他们的辛勤付出并未获得全部承认 ,只是像对待一般职工差不多 ,顶多加上几百元千把元的职务津贴和十多平米的居住面积 ,外加几次公费出国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