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歌升降与刘宋后期诗风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南方民歌在两晋颇遭鄙视 ,刘宋立国以及“元嘉之治”为南方民歌的繁荣和地位的上升提供了基础。刘宋中后期 ,南方民歌首先在出镇诸王和权贵府第中风行 ,孝武帝刘骏将此风带进中央宫廷。汤惠休、鲍照是接受南方民歌影响的领先人物。民歌流行促进了诗歌观念革新 ,形成了抒情、平易的诗风。颜。
作者
吴怀东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3-86,共4页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南方民歌
两晋
门阀文化
鲍照
颜延之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曹道衡.
南朝政局与“吴声歌”、“西曲歌”的兴盛[J]
.社会科学战线,1988(2):268-275.
被引量:7
2
王长发.
论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的主题[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2,19(2):16-21.
被引量:1
3
葛晓音.
论齐梁文人革新晋宋诗风的功绩[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3):19-28.
被引量:15
4
曹道衡.
从《雪赋》、《月赋》看南朝文风之流变[J]
.文学遗产,1985(2):1-7.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白居易.《与元九书》[M].,..
2
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M].,..
3
.《宋书·谢灵运传》[M].中华书局,1974年版..
4
李泽厚.《魏晋风度》[A]..《中国哲学》第2期[C].三联书店,1980年出版..
5
元稹.《乐府古题序》.
6
袁行霈.《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
7
艾青.《和诗歌爱好者谈诗》.《人民文学》一九八○年第一期.
8
朱自清.《新诗杂话》.转引自南京师院中文系编.《文史资料简报》总第一百期《<背影>作者朱自清》,一九八○年四月.
9
黄节.《汉魏乐府题解》卷十四引.
10
曹植.《前录自序》.
共引文献
28
1
夏楠楠,张喜贵.
论左思《招隐诗》创作的意义[J]
.汉字文化,2022(20):86-88.
2
吴光兴.
论萧纲和中国中古文学[J]
.文学评论,1991(1):15-27.
被引量:11
3
潘新国.
潘岳哀词试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35(3):67-73.
被引量:1
4
梁怀超.
江淹才尽与永明新变文学思潮[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9):25-28.
被引量:2
5
张继娥.
论二谢诗风之蹈袭与变革[J]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4):57-60.
被引量:1
6
赵厚均.
谢灵运、谢朓诗风比较论[J]
.重庆社会科学,2007(5):41-45.
被引量:3
7
钱志熙.
论初唐诗人对元嘉体的接受及其诗史意义[J]
.中国文化研究,2007(2):155-167.
被引量:6
8
孙兰.
谢脁对山水诗创作题材的拓展[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73-78.
9
张彩秋,常贺敏,左玉梅.
南北朝乐府歌辞的发生与流布[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76-79.
10
陈洪娟.
论南朝辞赋的题材选择[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42-4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白崇.
谢灵运文艺思想管窥[J]
.求索,2005(5):140-143.
被引量:6
2
白崇.
鲍照诗歌渊源考[J]
.中国文学研究,2007(2):26-29.
被引量:5
3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
4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中华书局,1988.
5
(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M].
6
(梁)萧子顯,.南齐书[M]中华书局,1972.
7
(梁)沈约,.宋书[M]中华书局.
8
(唐)李延寿南史[M].
引证文献
1
1
白崇.
“休鲍之风”与南朝诗风之变[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1):8-11.
1
周正举.
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胡适论民歌[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56-62.
2
曹智轶.
毛泽东与楚辞[J]
.湘潮(理论版),2016(7):219-221.
3
李懋.
听雨[J]
.江河文学,2008,0(4):46-47.
4
“新声”是《诗经》与《楚辞》之间的桥梁[J]
.文学遗产,1986(3):123-123.
5
刘云.
十爱姐[J]
.海燕,2013,0(2):66-69.
6
熊晓辉.
《九歌》应该是苗族古代民歌[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1):102-107.
被引量:5
7
陈清云.
试论郑谷的诗学观[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1):32-38.
被引量:1
8
熊晓辉.
楚辞文化与苗族民歌[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1):164-167.
被引量:9
9
钟俊昆.
论客家山歌的风格[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17-19.
被引量:6
10
卢有泉.
北朝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4):7-10.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