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烈度区多层住宅结构设计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宿迁某工程,分别从构件截面、地震力作用下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楼层位移、超筋和每平米用钢量方面对高烈度区多层住宅结构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框架-抗震墙的结构方案优于框架结构,并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给出了结构设计的注意要点及处理措施,并为今后结构设计提出了建议及方向。
作者
李帅
机构地区
上海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低温建筑技术》
2012年第7期76-78,共3页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烈度区
结构设计
抗震设计
层间位移角
分类号
TU241.7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45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JGJ149-2006,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S].
2
潘文,刘建,杨晓东,李红,彭春明,王依群,严士超,康谷贻,卢文胜.
8度区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7,28(S1):15-20.
被引量:13
3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4
杨迪雄,李刚,程耿东.
隔震结构的研究概况和主要问题[J]
.力学进展,2003,33(3):302-312.
被引量:26
5
钟阳,张辉.
隔震结构设计问题研究[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31(4):87-9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苏经宇,曾德民.
我国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21(S1):94-101.
被引量:100
2
陈岗,白羽.
云南省隔震结构经济性分析[J]
.云南建筑,2006(6):49-51.
被引量:1
3
JB118-2000,建筑橡胶隔震支座[S].
4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S].,..
5
03SG610-1,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S].
6
洪峰,王前信.
滞变-摩擦基底隔震系统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17(3):1-8.
被引量:5
7
李建中,袁万城,范立础.
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J]
.土木工程学报,1998,31(3):47-54.
被引量:28
8
李大望,霍达,金焰,李海领.
基于动力可靠性分析的滑移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18(4):118-130.
被引量:11
9
李黎,唐家祥,熊雷生.
智能型隔震系统和电流变体阻尼器设计[J]
.工程抗震,1999(1):30-32.
被引量:5
10
王光远.
论抗灾结构优化设计的实用化[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32(1):1-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945
1
李卫波.
浅谈高层建筑隔震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2022,52(S01):943-946.
被引量:4
2
罗垚,黄伟东,明灿.
高烈度区高层建筑隔震设计及构造措施浅析[J]
.建筑结构,2019,49(S02):405-409.
被引量:6
3
杨迪雄,李刚,程耿东.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2):119-124.
被引量:88
4
李宏男,李军,宋钢兵.
采用压电智能材料的土木工程结构控制研究进展[J]
.建筑结构学报,2005,26(3):1-8.
被引量:16
5
赵亚敏,苏经宇,马东辉.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标准化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2006,22(1):37-41.
被引量:6
6
焦俊婷,刁波,叶英华,李淑春.
钢筋混凝土Z形柱正截面承载力与延性[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33(1):110-114.
被引量:7
7
吴波,徐玉野.
钢筋混凝土T形柱的耐火极限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07,40(3):32-39.
被引量:16
8
张晓光,王铁成.
混凝土T形柱配箍特征试验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2007,29(2):63-64.
被引量:1
9
赵丕峰,孙建刚,崔春霞.
异形柱与短肢剪力墙分析探讨[J]
.山西建筑,2007,33(11):75-76.
被引量:3
10
李雨阁,袁秀霞,张新中.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及其应用[J]
.甘肃科技,2007,23(5):150-15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
1
鲁风勇,李爱群.
高烈度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受力特征和设计建议[J]
.江苏建筑,2007(2):27-29.
被引量:4
2
郑鑫,陶夏新.
5·12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结构震害调查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2009,31(6):44-46.
被引量:5
3
司旭鹏,赵建昌,王佳.
高烈度区框架结构抗震加固设计探讨[J]
.低温建筑技术,2014,36(4):113-115.
被引量:4
4
林振杨.
高烈度区多层建筑结构体系比选浅析[J]
.低温建筑技术,2014,36(6):91-9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赵沛杭.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与减震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5).
被引量:1
2
齐艳红.
新建减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探微[J]
.建材与装饰(上旬),2016(5):109-1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邱一峰.
论建筑结构设计与减震设计[J]
.建材与装饰,2017,13(48):128-128.
被引量:2
1
张静.
菱北商住楼结构抗震设计[J]
.安庆石化,2001,23(1):45-47.
2
刘丽.
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分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82-183.
3
王滋军,刘伟庆,蒋永生.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一种中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的推荐方案[J]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4):7-12.
被引量:11
4
苏文.
某办公研发楼结构设计[J]
.安徽建筑,2008,15(6):50-51.
5
王中士,张会伍.
高层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的调整[J]
.山西建筑,2015,41(2):30-31.
6
陈忠范,丁大钧,蒋永生.
框架-抗震墙结构弹塑性手算法[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2(2):93-96.
被引量:1
7
马志云.
广东海联大厦结构转换加固施工[J]
.广东土木与建筑,2006,13(5):49-50.
8
曹明星,张浩,孟丽军.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第二层侧移刚度计算方法的探讨[J]
.四川建筑,2003,23(1):48-49.
9
沙安,白雪霜,孙建华,毋剑平.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问答(7)[J]
.工程抗震,2003(3):42-43.
被引量:2
10
任玉贺,钟宇,余梦麟.
复旦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结构设计[J]
.结构工程师,2007,23(3):5-8.
被引量:2
低温建筑技术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