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的石油二次加工的催化裂化工艺及发展浅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摘要: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石油的二次加工的主要工艺,其中重点介绍了催化裂化具体工艺,及我国催化裂化工艺取得的发展。
作者
张彪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
出处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第5期14-14,共1页
CHINA CHEMICAL TRADE
关键词
石油加工
催化裂化
发展
分类号
TE624.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陈俊武;曹汉昌.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
2
高岱巍,徐春明,高金森.
重油催化裂化油浆热重反应性能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4,35(6):61-66.
被引量:11
3
杨朝合,山红红,张建芳.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系列技术[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35(3):28-33.
被引量:50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蔡智.
沉降器结焦及控制技术[J]
.江西石油化工,1996,8(3):17-20.
被引量:4
2
邹滢,欧阳福生,翁惠新.
试论催化裂化装置转油线结焦的原因[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7,28(5):43-46.
被引量:17
3
Gong Jingsong, Fu Weibiao, Zhong Beijing . A study on the pyrolysis of asphalt . Fuel,2003,82(1) :49- 52
4
季根忠,朱红旗.
催化裂化装置反应系统结焦原因探讨[J]
.炼油设计,2002,32(6):6-9.
被引量:14
5
侯芙生.
充分发挥催化裂化深度加工的骨干作用[J]
.当代石油石化,2003,11(6):1-5.
被引量:14
6
陈俊武,卢捍卫.
催化裂化在炼油厂中的地位和作用展望——催化裂化仍将发挥主要作用[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3,19(1):1-11.
被引量:69
7
陈德胜,田永亮,郑俊生,杨朝合,韩忠祥,钮根林,山红红,张建芳.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沿程产物分布的研究[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3,33(9):22-25.
被引量:3
8
杨朝合,郑俊生,钮根林,山红红,张建芳.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工艺研究进展[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3,33(9):1-5.
被引量:12
9
杨继涛,陈进荣,孙在春,范耀华.
减压渣油焦化反应的两种动力学模型[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2,8(4):1-8.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59
1
李锋林,韩忠祥,孙昱东.
催化裂化油浆的综合利用[J]
.山东化工,2007,36(9):6-9.
被引量:22
2
李圻琼,丁丹.
烃类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J]
.化工中间体,2012,8(8):8-10.
被引量:3
3
欧阳福生,宁汇,钟贵江,江洪波.
灵活多效催化裂化工艺集总动力学模型[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9,25(6):489-495.
被引量:2
4
相养冬,李占宁,阎铁伦,郭宇光,杨元彬.
催化裂化装置采用两段提升管技术的改造及效果[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35(11):10-13.
被引量:2
5
李晓红,陈小博,李春义,张建芳,杨朝合,山红红.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生产丙烯工艺[J]
.石油化工,2006,35(8):749-753.
被引量:21
6
孙武,李晓红,常增明,李春义.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催化剂LTB-2的应用[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36(9):5-7.
被引量:11
7
山红红,李忠忠,杨朝合,李春义.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动力学特点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1):114-117.
被引量:4
8
杨朝合,山红红,张建芳,马安.
传统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的弊端与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1):127-131.
被引量:15
9
韦勇,赵飞,张喜文,杨庭,孙昱东,李春义,杨朝合.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在长庆石化的应用[J]
.石化技术,2007,14(1):27-30.
被引量:3
10
陈小博,沙有鑫,李春义,杨朝合,山红红.
吉林常压渣油在提升管内催化裂解的反应规律[J]
.石油化工,2007,36(8):808-811.
被引量:4
1
宋岩,杨东波,陈宝宏.
未来天然气工业发展浅析[J]
.河南石油,1999,13(1):2-4.
2
许海燕.
石油二次加工过程安全控制[J]
.科技信息,2014(15):292-293.
3
张宏宇.
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发展浅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4(1):20-20.
4
田学民,黄德先,袁璞.
FCCU多变量预测控制及其在集散控制系统上的实现[J]
.工业控制计算机,1998,11(6):9-10.
被引量:1
5
赵岳,沙林浩,王建东,李立荣,霍明江.
油井水泥高温缓凝剂特性及发展浅析[J]
.钻井液与完井液,2011,28(B11):54-58.
被引量:24
6
任勇,冯长青,胡相君,张文星,何华,蒙鑫,赵粉霞.
长庆油田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具发展浅析[J]
.中国石油勘探,2015,20(2):75-81.
被引量:36
7
冯锐,王有和,乔柯,张颖,刘欣梅,阎子峰.
催化裂化烟气硫转移剂的研究进展[J]
.分子催化,2012,26(1):80-88.
被引量:4
8
曾在春,黄福川,张亚辉,王海涛,易凯.
绿色润滑油发展浅析[J]
.合成润滑材料,2008,35(4):17-20.
被引量:4
9
包信和.
天然气及C_1化学化工发展浅析[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33(z1).
被引量:1
10
裴琴琴.
世界原油期货发展浅析[J]
.当代石油石化,2015,23(4):27-30.
被引量:3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