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油藏修井作业的损伤机理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摘要:在长期的油田生产实践中,会发现油田的修井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油藏储层损害。损害的实质就是储层渗透率的下降、流体阻力的增加。储层损害的直接后果是产能降低,给油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是油田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修井液损伤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储层的修井液技术,对油田修井作业的发展有一定借鉴价值。
作者
周楠
机构地区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公司曙光工程技术处作业五大队
出处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第5期265-265,共1页
CHINA CHEMICAL TRADE
关键词
储层损伤
修井液
保护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刘书涛.
修井过程中油层保护配套工艺技术[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10).
被引量:5
2
鞠斌山,伍增贵,邱晓凤,栾志安.
油层伤害问题的研究概况与进展[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3):12-16.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1]Liu Xing-hui,Faruk Civian,U.of Oklahoma.Charact-erization and prediction of formation damage in two-phase flow systems[J].SPE25429,1993.
2
[2]Neasham J W. The morphology of dispersed clay in sandstone reservoirs and its effect on sandstone shalines[J]. SPE6858,1977.
3
[3]Almon W R, Davies D K. Formation damage and the crastal chemistry of clays[J].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1985(7).
4
[4]Mungan N. Permeability reduction through changes in pH and salinity[J]. JPT,1965(12):1449-53.
5
[5]Clementz D M.Clay stabilization in sandstones thro-ugh absorption of petroleum heavy ends[J]. JPT,1977(9):1061-66.
6
[6]Sarkar A K, Sharma M M. Fines migration in two-phase flow[J]. JPT,1990(5):646-52.
7
[7]Muecke T W. Formation fines and factors controlling their movement in porous media[J]. JPT,1979(2):144-50.
8
[8]Gruebeck C, Collins R E. Entrainment and deposition of fines particles in porous media[J]. SPE,1982(12):847-856.
9
[9]Roland F K.An overview of formation damage and well productivity in oilfield operations[J]. JPT,1986.
10
[10]Maly G P.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mallest job det-ails vital for minimizing formation damage.paper SPE5702,1976(1):29-30.
共引文献
22
1
王猛,罗跃,颜学敏,李凡,羿雪琴.
储集层损害机理[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40(8):125-128.
被引量:2
2
马超,赵林.
化学驱油层伤害机理及解决途径[J]
.河南石油,2005,19(3):58-60.
被引量:9
3
朱玉双,李庆印,王小孟.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注水开发中储层伤害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2):263-268.
被引量:20
4
贾江鸿,程远方,赵修太,曲占庆,封卫强,冯浦涌.
纯梁油田低渗透油藏伤害机理及解堵技术[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3):330-334.
被引量:16
5
石金华,杨雪峰,李生福,方建军.
跃进二号油田储层污染分析及补救措施探讨[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9,28(6):238-242.
6
齐宁,周福建,高成元,齐燕,沈朝霞.
涩北气田出砂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
.特种油气藏,2010,17(1):100-104.
被引量:12
7
李兆敏,王冠华,曹小朋.
泡沫混排解堵技术研究与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2):178-181.
被引量:13
8
才艳华.
低渗透储层低效注水井成因分析及治理[J]
.中外能源,2010,15(6):56-59.
被引量:2
9
曾凡辉,郭建春.
东河油田C_Ⅲ油组低渗储层的伤害及改造[J]
.油田化学,2011,28(3):296-300.
被引量:6
10
李兆民.
修井作业中油藏损伤机理研究[J]
.中国化工贸易,2012,4(3):121-121.
1
李兆民.
修井作业中油藏损伤机理研究[J]
.中国化工贸易,2012,4(3):121-121.
2
王勋弟.
向油流投放添加剂降低流体阻力的效果[J]
.国外油气储运,1993,11(6):1-2.
被引量:1
3
王丽红,宋德良.
油气层损害的机理及其评价及有重要性[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12):236-236.
4
卢文亮.
方位漂移在钻井施工中的影响[J]
.化工管理,2014(24):201-201.
5
陈世栋,惠芳,陈立.
杨井作业区管杆偏磨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J]
.石油化工应用,2014,33(1):54-57.
被引量:2
6
尚希涛,何顺利,刘辉,胡景宏,杨卫.
考虑应力敏感的气井非达西渗流产能方程[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0,29(1):70-73.
被引量:13
7
姚建设.
抽油泵泵阀的流体阻力试验[J]
.石油机械,1993,21(3):21-25.
被引量:5
8
吴春茂,皮婷婷,张建峰,信娜,王艳苗.
抽油机井防偏磨综合技术[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15(11):115-115.
9
杨晶,杨树人,王春生.
聚驱井抽油杆偏磨原因及预防[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29(1):114-115.
被引量:15
10
吴战勇.
乾安油田有杆泵井杆管磨损机理与治理配套技术研究[J]
.内江科技,2015,36(9):30-31.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