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住家家政工人与雇主在住宅隐私权上的冲突及其协调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住家家政服务法律关系中,雇主以房屋物权人身份所享有的住宅隐私权具有民事权利性质,而住家家政工人基于人格尊严所享有的住宅隐私权属于劳动权的重要内容。雇主和住家家政工人的住宅隐私权所依存空间之高度同一性决定了彼此发生冲突的必然性。这种冲突是围绕雇佣关系以及家这一特殊环境而展开的,并体现为多个层面的权利冲突。在这种冲突中,雇请住家家政工人的事实决定了雇主对住宅隐私权的期待是被弱化的,也是雇主负有为住家家政工人提供合理隐私空间义务的根本原因,住家家政工人也因此获得了对雇主所提供隐私空间的控制权。有鉴于此,对住家家政工人具有劳动权性质的住宅隐私权的保护应采国家规制模式,而对雇主的住宅隐私权保护则应采取市场自律模式。
作者 胡大武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84,共8页 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47113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6

  • 1高寒冰:《雇主视频记录保姆摔婴》,《沈阳晚报》2011年6月29日.
  • 2澶啸:《雇主的佳肴莫成保姆的毒药》,《上海青年报》2006年1月16日.
  • 3珂影:《雇主偷批保姆日记引发官司》,《法制与新闻》2005年第1期.
  • 4O'Connor v. Ortega, 480 U.S. 709, 739 (1987) (Blackmun, J. , dissenting).
  • 5Lee Tien Cheap Surveillance, Essential Facilities, and Privacy Norms,Stan. Tech. L. Rev, 1999.
  • 6Sandra Lauderdale Graham. House and Street: The Domestic World of Servants and Masters in Nineteenth--Century Rio de Janeir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 4.
  • 7Anita L. Allen & Erin Mack,How Privacy Got Its Gender, 10 N. ILL. U. I.. REV. 441, 445 (1990).
  • 8Judith Rollins, Between Women: Domestics and Their Employers,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172, p. 164, p. 146, p.37.
  • 9Mark Jeffe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Workers's Privacy: A Comparative Study~ Part I~ Introduction, 23 Comp. Lab. L. POL'YJ. 251 (2002).
  • 10Steven P. Oates,Caller ID: Privacy Protector Or Privacy Invader? U. Ill. L. Rev. 229, 1992.

二级参考文献5

  • 1周建新,周大鸣.保姆的群体特征研究——中国东南沿海散工典型个案研究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3):10-16. 被引量:7
  • 2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与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合作的家政项目2007年调查结果.
  • 3浦东新区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上海市浦东新区家政服务行业调研报告.2009年12月“家政工体面劳动与促进就业”国际研讨会会务资料汇编.第25页.
  • 4国家统计局.200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主要情况.http://www.stats.gov.cn/=2010-12-25.
  • 5王亦君.中国家政服务就业非正规劳动法无法保护小保姆[M].中国青年报,2006-03-09.

共引文献9

同被引文献19

  • 1苏力.《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法学研究,1996,18(3):65-79. 被引量:229
  • 2李新天,郑鸣.论中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构建[J].中国法学,2005(5):93-101. 被引量:57
  • 3王利明.隐私权内容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7(3):57-63. 被引量:137
  • 4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M].齐晓琨,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56.
  • 5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 6彭万林.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54.
  • 7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24.
  • 8王利明,王轶,杨立新,程啸.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241.
  • 9萨利·斯皮尔伯利.媒介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88.
  • 10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立法与自由:第二卷[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2.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