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士身份的认同——徽商兴办教育的原始动机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历代封建王朝都重农抑商,商人作为四民之末,受到政府的打击、排斥。在道德领域,商人被划入小人的范围,《论语.里仁》里宣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商人几乎成为唯利是图的符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对社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一些人对商业和商人的认识也有所改变。徽商在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的同时,还积极建宗祠、立会馆、筑书院、培养士子,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体现出贾而好儒的一面,他们也由此被视为明清时期中国儒商的典型。
作者 唐乐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历史系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86-87,共2页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同治]风俗[A].黟县志(卷3)[C].
  • 2[嘉靖]风俗[A].徽州府志(卷2)[C].
  • 3李光庭.乡言解颐(卷2)[A].穷不读书富不教书[c].北京:中华书局.1982.
  • 4周石藩.海陵从政录·与诸生讲学随笔[A].官箴书集成(第6册)[C].黄山:黄山书社,1997.
  • 5刘伯山.清代徽州塾师的束脩——以《徽州文书》第二辑资料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1):86-94. 被引量:13
  • 6[道光]休宁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 7胡光钊.祁门县志氏族考[M].民国三十三年排印本.
  • 8许承尧.歙事闲谭[M].黄山:黄山书社.2001.
  • 9黄山市社科联.徽州五千村(移县卷)[M].黄山:黄山书社.2004.

二级参考文献15

  • 1韩凝春.明清塾师初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3):15-23. 被引量:12
  • 2徐梓.明清时期塾师的收入[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2):30-37. 被引量:18
  • 3徽州文书:第二辑第八卷[M].刘伯山,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92.
  • 4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 5清康熙二十四年九月至民国十九年十一月置产誊契簿[M]∥徽州文书:第二辑第九卷.刘伯山,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32.
  • 6汪道昆.太函集:卷四五[M].
  • 7清同治二年十月卢昌云立杜断卖田契[M]∥徽州文书:第二辑第九卷.刘伯山,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5.
  • 8同治八年四月金李氏立卖田契[M]∥徽州文书:第二辑第六卷.刘伯山,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5.
  • 9(嘉靖)婺源县志:卷四·风俗[M].
  • 10(道光)休宁县志:卷一·风俗[M].

共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