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如意在握 岁美人和——从“如意”一窥我国吉祥文化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如意"一词源自印度梵语"阿娜律",又译作阿那律陀、阿那律、阿泥卢豆、阿楼驮等等。"如意"也是一种佛具的名称,讲僧在讲经时担心遗漏重点,故常常手持如意一柄,将经文记录于如意之上,如有遗忘,方便阅看。此文所说的"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是"古之爪杖也",源自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叫做"搔杖"的搔背工具。搔杖俗称"不求人",柄端为手指形,是我国古代民间用来挠痒痒的工具,因其可以挠到人手所不能至的地方,搔之可如人意,故也被称为如意。唐人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可见如意最初确是作搔痒之用。
作者 廖敏
机构地区 四川
出处 《东方收藏》 2012年第6期38-40,共3页 Oriental Collec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2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