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同时测定中成药金水清中多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提出了中成药金水清中多种微量元素的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 ICP- AES)同时测定的方法 ,并以 GBN80 50 1桃叶标准样进行对照测定 ,标准样的测定值与参考值吻合较好。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操作简便及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 ,适应于中成药及其剂型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
作者
李凤
丁健华
熊松
廖振环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化学系
佛山科技学院
出处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0年第1期37-38,共2页
Studies of Trace Elements and Health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中成药
金水清
ICP-AES法
分类号
R286.0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5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帅琴,秦永超,江祖成,李凤,廖振环.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金水清中蜕皮甾酮的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1999,15(4):293-296.
被引量:5
2
顾立刚,龚树生.
漏芦脱皮甾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3,9(6):381-382.
被引量:14
3
邹莉菠,郭月英,于庆海.
祁州漏芦对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87,11(4):258-261.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姜晓峰,李铣.
祁州漏芦地上部位的植物蜕皮激素化合物[J]
.中草药,1997,28(5):262-264.
被引量:12
2
张玲,徐新刚,靳光乾,时延增,单卫华,武继彪.
不同采收期祁州漏芦中蜕皮激素含量的变化[J]
.中药材,1997,20(5):244-245.
被引量:1
3
顾立刚,周勇,严宣左,陶君娣.
薄盖灵芝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0,10(4):205-206.
被引量:18
4
果德安,楼之岑,高从元,乔梁,彭嘉柔.
祁州漏芦蜕皮甾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1,26(6):442-446.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26
1
布日额,东格尔道尔吉,其其格玛.
漏芦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4,13(5):291-294.
被引量:9
2
瞿延晖.
当前中医药抗衰老指导思想分析[J]
.湖北中医杂志,1994,16(6):19-20.
被引量:3
3
张雪荣,李云海.
刘晓鹰教授治疗小儿单纯性血尿经验[J]
.中医药通报,2005,4(2):53-55.
被引量:12
4
姜晓峰,王林,杨奇志,李铣.
祁州漏芦和红花漏芦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9):522-523.
被引量:6
5
张永红,张建钢,谢捷明,陈革林,程东亮.
祁州漏芦根中的三萜成分[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3):1833-1836.
被引量:13
6
马潞,郑重,张跃康.
中药加减补阳还五汤保护脊髓神经元的实验研究[J]
.四川医学,2006,27(4):341-344.
被引量:15
7
张玲,徐新刚,靳光乾,时延增,单卫华,武继彪.
不同采收期祁州漏芦中蜕皮激素含量的变化[J]
.中药材,1997,20(5):244-245.
被引量:1
8
郑高云,吴旭,李钰珑,张军花,王武军.
促进伤口愈合的蜕皮甾酮乳膏的制备及量效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5):828-831.
被引量:7
9
刘清池,梁冰.
中药诱生细胞因子研究进展[J]
.中医杂志,1997,38(12):748-750.
被引量:34
10
张才军,李莉,后文俊,王玲.
杨氏欣痨宁胶囊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
.现代免疫学,2009,29(2):153-156.
同被引文献
152
1
齐文启,孙宗光.
原子吸收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现代科学仪器,1998,15(3):20-23.
被引量:5
2
齐文启,孙宗光.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发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现代科学仪器,1998,15(6):32-35.
被引量:11
3
吉红念,江祖成.
高纯稀土氧化物中的非稀土杂质的测定流动注射微柱预富集ICP-AES法[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1999,18(1):74-77.
被引量:2
4
孟路,丁兰,陈杭亭,赵大庆,倪嘉缵.
稀土生物效应研究(Ⅰ)──正常人血浆中稀土含量及其物种分布[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20(1):5-8.
被引量:20
5
孙明忠,丁兰,赵大庆,倪嘉缵.
白眉蝮蛇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纯化与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20(1):37-41.
被引量:5
6
李武帅,彭春霖,袁甫,綦文娣.
PSO萃取色层分离原子发射光谱测定氧化钇中十四个稀土杂质[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19(1):53-56.
被引量:6
7
李武帅,彭春霖,袁甫,綦文娣,高明,李丽梅.
HEH[EHP]萃取色层分离-原子发射光谱测定超高纯氧化钬、氧化铒中痕量稀土杂质[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19(1):57-60.
被引量:1
8
杨敏,孙峻梅,廖振环,江祖成.
电热蒸发进样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痕量铝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19(1):61-63.
被引量:4
9
邱红莲,刘继升,杨炬.
ICP-AES法分析Au-Be合金[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19(1):70-71.
被引量:4
10
曲渝滨.
直读光谱法测定铅基合金中铅砷钙铜锑硒锡[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9,35(2):70-7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江祖成,胡斌,彭天右.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J]
.分析试验室,2001,20(2):101-108.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郑大中,郑若锋.
论氢化物是成矿的重要迁移形式[J]
.盐湖研究,2004,12(4):9-17.
被引量:22
2
郑大中,郑若锋.
锗的重要迁移形式——锗氢化物[J]
.化工矿产地质,2006,28(3):140-148.
被引量:3
3
郑大中,郑若锋,王惠萍.
氢化物发生及其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J]
.岩矿测试,2008,27(1):55-59.
被引量:6
4
郑大中,王惠萍,郑若锋.
论氢化物的形成及其在分析测试领域的应用[J]
.江苏地质,2008,32(1):5-11.
被引量:2
5
郑大中,郑若锋.
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金矿床成矿机理初探[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22(4):395-400.
被引量:1
6
邵晓东,刘养勤,李瑛,李发根.
镍基合金中元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冶金分析,2010,31(5):38-48.
被引量:25
7
邵晓东,刘养勤,李瑛,李发根,娄琦.
钢铁中硫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46(7):855-860.
被引量:8
8
顾欣,阴冬胜,杨啸风,佘丹丹.
谢氏宽漠王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组分的测定与分析[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5):569-573.
9
周波.
光谱检测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J]
.光谱实验室,2010,27(6):2219-2221.
被引量:5
10
罗文杰,宋尚,谢福春.
非金属矿物和岩石化学分析方法[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8):166-168.
被引量:1
1
李凤,廖振环,丁健华,秦永超,帅琴,江祖成.
中草药中多种微量元素的ICP-AES同时测定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20(1):58-60.
被引量:43
2
王文广,李卉,刘晓鹰.
金水清治疗IgA肾病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5):12-14.
被引量:2
3
帅琴,秦永超,江祖成,李凤,廖振环.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金水清中蜕皮甾酮的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1999,15(4):293-296.
被引量:5
4
铁步荣.
中药牡蛎中微量元素的分析[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2):67-68.
被引量:1
5
刘晓鹰,张雪荣,倪珠英.
金水清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12):691-694.
被引量:5
6
许旋,罗一帆,卢忠.
不同部位苦丁茶叶的微量元素和黄酮含量的测定[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0,17(2):32-33.
被引量:18
7
刘元芬,李祥,高锦飚,陈建伟.
石膏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分析[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1(3):35-37.
被引量:6
8
林立柏,丛登立,宋岐,金向群,李清民.
甘草不同部位的元素含量分析[J]
.特产研究,2015,37(1):62-64.
被引量:1
9
严睿文,徐洪耀,李玉成.
ICP -AES测定魔芋粉中微量元素的方法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3):87-90.
被引量:20
10
陈红,吴一琦.
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六味地黄丸中六种微量元素[J]
.中医药研究,1996(4):54-54.
被引量:2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