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危机与改革趋势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进入了新一轮的师范教育改革。本文探讨了这轮改革以“危机”促发展的改革背景 ,归纳了美国师范教育的困境 ,介绍了最新改革方案及其基本内容 。
作者
夏人青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高教所
出处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CSSCI
2000年第2期68-72,共5页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美国
师范教育
改革
特点
90年代中期
分类号
G659.71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67
1
张兴.
美国师范教育改革新动向[J]
.外国教育研究,1998(4):39-43.
被引量:3
2
高文.
当代师范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1991,6(2):70-76.
被引量:26
3
孙福兵.
从美国系列教育报告看美国教师教育新动向[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5):544-546.
被引量:2
4
蔡慧琴.
论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6(1):49-51.
被引量:3
5
杨宝山,汪书先,陶礼光,佟德.
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J]
.教育科学研究,2005(2):28-30.
被引量:12
6
杨彬.
美国中小学师资认证与聘任制度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8(4):57-60.
被引量:9
7
美国科学促进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172.
8
张秋男.从日本的师资培育淡起:课程与认证[J].(台)科学教育月刊,2000,(231).
9
The University of Iowa Bachelor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Professional education sequence.UI.US, 2003.
10
张秋男.从日本的师资培育谈起-课程与认证.(台湾)科学教育月刊,2000,(231).
引证文献
10
1
张希文.
关于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科课程的思考[J]
.晋中学院学报,2005,22(4):78-80.
被引量:2
2
刘桂林,龚向阳.
新课程在乡村中小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1):67-70.
3
栗洪武,秦立霞.
当前美国关于教师资格评价标准的多方位探索[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0):37-42.
被引量:3
4
栗洪武,秦立霞.
美国在制定教师资格标准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探索[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0):71-75.
被引量:7
5
高春香.
美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初探[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1):75-78.
6
李川江,余莉.
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理念[J]
.三峡高教研究,2008(2):11-12.
7
马志成.
综合理科课程:避免过早地学科分科[J]
.基础教育课程,2005,0(2):28-30.
被引量:1
8
齐海燕,杨光敏,刘博.
高师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5):57-59.
被引量:3
9
彭蜀晋.
当代理科师范教育改革概观[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5(3):19-24.
被引量:12
10
罗昂.
美国师范教育研究及启示[J]
.求索,2004(5):125-1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陈文平,杨玲.
论新形势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建设[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04-105.
2
涂传林.
改革师范本科教育 适应基础教育需要[J]
.滁州学院学报,2005,7(3):105-106.
3
陈颖.
美国选择性教师认证项目的实施背景探析[J]
.现代教育论丛,2013(5):85-90.
4
黄瓅,杨智慧.
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教师的基本素质[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9):418-420.
被引量:4
5
蔡亚萍.
关于师范生教育素质的调查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2):203-208.
被引量:7
6
王红柳,张迎春,刘明.
我国科学课程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2005(6):116-117.
被引量:2
7
宋伟新.
关于高师院校毕业生竞争力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4):54-55.
被引量:3
8
韩海燕,张炜.
美国高校“更名”现象及原因分析[J]
.江苏高教,2006(5):146-148.
被引量:7
9
马志成.
对高中新课程综合理科课程建设的构想[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2(9):50-53.
10
孙彦,王丽珍,孙祝.
师范院校综合理科课程特征分析[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22(5):83-86.
被引量:1
1
优等的美国师范教育[J]
.职业教育研究,1989(6).
2
邵光华.
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01,21(8):75-78.
被引量:114
3
马国义.
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的启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3):38-39.
被引量:3
4
李育菲.
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8(4):4-4.
5
杨光富,周涛.
美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最新动向[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3):59-61.
被引量:8
6
林冰博士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2):95-95.
7
滕大春.
美国师范教育的改革[J]
.教育研究,1984,5(11):74-76.
8
刘延申.
美国师范教育沿革及启示[J]
.教育现代化,2002(2):42-42.
被引量:1
9
夏人青.
近年来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危机与改革趋势[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5):115-119.
10
孔凡琴,邓涛.
英国综合高中探析[J]
.外国教育研究,2013,40(12):84-91.
被引量:10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