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出处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2-53,共2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
1杨丽丽,薛楠,刘春玲,王宏,宋颖韬.“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5,42(19):181-181. 被引量:2
-
2郭玉芳,陈南,王筱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精品课程教学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6):156-159. 被引量:2
-
3曾琤.高校校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0(17):36-37. 被引量:1
-
4巩建英,殷好勇,周溶冰,刘润.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9):161-162. 被引量:1
-
5张万琼,李九彬,付新民,罗键.三峡库区中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策略探讨——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0):121-125.
-
6王娟娟,赵雨涵,马爱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全英文授课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6,0(12):62-64. 被引量:1
-
7孙鸿烈院士为西藏大学师生作学术报告[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32-32.
-
8郭惠君.“愉快教学”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44-144.
-
9蒋兆频.感受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新[J].科学咨询,2005(05X):58-58.
-
10史利荣.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J].环境教育,2002(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