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生物絮凝剂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试验利用马铃薯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到两株稳定性较好且混合培养后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L-7和L-14。以4g/L的高岭土悬浊液为模拟废水,对混合菌产生的絮凝剂进行絮凝条件试验,其结果表明:温度对絮凝剂影响最大,其次是培养时间,然后是加Ca2+浓度,影响最小的是PH。最佳絮凝条件是pH=7,培养时间=48h,Ca2+浓度=0.7g/L,培养温度=35℃。絮凝剂在溶液中存在Ca2+时,才能产生较为明显的絮凝作用。
作者
林贤慧
机构地区
瑞安市环境保护局
出处
《科技风》
2012年第6期208-208,213,共2页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
絮凝率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辛宝平,庄源益,李彤,戴树桂.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J]
.环境科学进展,1998,6(5):57-62.
被引量:66
2
柴晓利,陈洁,王猛,沈志松.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1,23(3):113-115.
被引量:5
3
马放.复合生物絮凝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
4
马放,刘俊良,李淑更,杨基先,张立秋,吴波,朱艳彬.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J]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4):1-4.
被引量:136
5
马放,李淑更,金文标,杨基先.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2,33(1):7-9.
被引量:76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王镇,王孔星.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概况[J]
.微生物学通报,1993,20(6):362-367.
被引量:64
2
吴健,戴桂馥.
微生物细胞的絮凝与微生物絮凝剂[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4,16(6):27-29.
被引量:46
3
程树培,催益斌,杨柳燕.
高絮凝性微生物育种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
.环境科学进展,1995,3(1):65-69.
被引量:59
4
王镇,王孔星,谢裕敏,姚茵丽.
几株絮凝剂产生菌的特性研究[J]
.微生物学报,1995,35(2):121-129.
被引量:179
5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所细菌组.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6
(日)有马启 等.生物净化环境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
7
Kao J Y,Chin Agri Chem Soc,1996年,34卷,5期,586页
8
Wang Z,Biotechnol Tech,1994年,8卷,11期,831页
9
有马启,生物净化环境技术,1990年,5,22页
10
桥本奖,新活性污泥法,1990年,262页
共引文献
251
1
高凡.
效果器的原理及使用技巧[J]
.科技资讯,2005,3(34):62-65.
被引量:2
2
姜小东.
水处理工艺中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39-42.
被引量:1
3
亓华,田顺,谢恩亮.
微生物絮凝剂B-16用于给水处理的试验研究[J]
.供水技术,2008,2(3):10-12.
被引量:4
4
张宇燕,穆军,朱秀华,董学伟.
微生物絮凝剂(MBF)研究策略与技术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S1):106-111.
被引量:6
5
朱琳.
产絮凝剂微生物的筛选及絮凝条件的研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9(6):68-69.
被引量:1
6
陈秀莉,侯永平.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研究[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22(1):56-61.
被引量:4
7
龙文芳,李小明,曾光明,黄凯,金科.
烟曲霉絮凝剂产生菌的替代培养基的研究[J]
.生物技术,2004,14(4):52-53.
被引量:3
8
彭晓文,邱廷省,陈明.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初步筛选及条件试验[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3):62-64.
被引量:8
9
董双石,王爱杰,任南琪,马放,由阳.
提高复合型产絮菌F_2F_6产絮能力的驯化方法[J]
.生物加工过程,2004,2(3):37-39.
被引量:2
10
王进,刘慧霞,杨洋.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前景[J]
.酿酒,2004,31(5):35-38.
被引量:6
1
何建红.
高效降解菌在发酵废水中生长的相互影响[J]
.发酵科技通讯,2012,41(1):14-16.
2
张贝贝,刘文洪,李俊峰,叶志青.
山核桃加工废水的成分测定与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2016,10(1):150-156.
被引量:3
3
郑海洪,李建波,刘畅,廖礼.
微生物絮凝剂有效真菌的筛选[J]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5):24-26.
4
刘晖,周康群,胡勇有,成文,刘洁萍,周遗品.
青霉菌HHE-P7利用桔水培养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5,31(2):51-54.
被引量:8
5
张春华,时唯伟,支月娥,周培.
一株高效转化硝态氮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特性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1,29(2):1-5.
被引量:4
6
朱红,许忠能,林小涛,孙军.
海水真菌定量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J]
.生态科学,2007,26(2):155-158.
被引量:1
7
黄镇亚,于滨.
糠醛厂初馏塔废液对木材腐朽菌的抑制作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10(4):40-43.
被引量:1
科技风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