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吉利民族绅士风度解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特征,这些精神特征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具有其形成的历史根源。绅士风度是把英国社会各阶层联系起来的纽带,最初只是一种社会阶层的标签,由作为制度的绅士风度演变为作为道德、信仰的绅士风度,再到作为维多利亚时代一种形象的绅士风度,是形成英国国民性、维系英国道德精神的关键。绅士风度既有所长,又有所短,形成了一种文化困境。
作者
舒小昀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36,共5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绅士风度
制度
道德
信仰
形象
文化
分类号
K561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1
(英)丽月塔.绅士道与武士道:日英比较文化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
(英)纽曼.大学的理念[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3
JLavcrence Stone Jeanne C. Fawtier Stone An Open Elite? England 1540- 1880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4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410-411.
5
Hugh F. Kearney, Scholars and Gentlemen.- Universi- ties and Society in Pre-Industrial Britain 1500 -- 1700[M]. New York:Faber and Faber, 1970.
6
(英)莫斯纳,(英)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68-69.
7
(英)洛克.教育漫话[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21.
8
T. J. Jackson Leafs.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Hegemo- ny: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J]. The American History Re- view, Vol. 90, June, 1985.
9
J. V. Beckett. The Aristocracy in England 1660 -- 1914 [M]. Oxford: Blaekell Publishers, 1986 : 5. /.
10
W. A. Speck. Stability and Strife: England 1714- 1760[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4 : 5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Chivalry, ed. by Edgar Prestag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28.
2
Léon Gautier, CHIVALRY, BARNES &NOBLE, Inc.NEW YORK, 1968.
3
MARJORIE ROWLING, LIFE IN MEDIEVAL TIMES, The Berkley Publishing Group , New York, 1979.
4
Diane Bornstein, Mirrors of Courtesy, The Shoe String Press,Inc., Hamden, Connecticut , 1975.
5
Raymond Rudorff, Knights and the age of chivalry, The Viking Press, New York, 1974.
共引文献
4
1
倪世光.
30年来国内骑士研究述评[J]
.世界历史,2009(1):116-121.
被引量:3
2
潘华,肖建.
论欧洲中世纪体育文化[J]
.体育学刊,2010,17(9):21-25.
被引量:16
3
陈熙.
西欧骑士教育与中国武举教育比较研究[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144-148.
4
宋春雪.
12—14世纪英国狩猎的社会功能与王权管制[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3,43(5):83-91.
同被引文献
14
1
谭华.
现代体育形成的前提条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1(1):1-8.
被引量:14
2
董传升.
现代体育全球性扩展的技术动因[J]
.体育科学,2005,25(11):76-78.
被引量:7
3
李平,熊飞.
和谐社会视角下体育伦理价值构建的理论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05,26(5):41-44.
被引量:34
4
邓星华.
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
.体育学刊,2007,14(5):29-31.
被引量:14
5
张义飞,李曙亮,张然,赵旭辉,孙军锋,宋羽.
从贵族化到大众化——追溯体育休闲娱乐的嬗变轨迹[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6):111-113.
被引量:3
6
马用浩.
有利于阶层关系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建设刍议[J]
.前沿,2010(9):110-114.
被引量:3
7
李啸东.
中国君子和英国绅士对比分析[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3):35-38.
被引量:4
8
路宝利.
论职业教育与人本质属性的实现[J]
.职业教育研究,2011(9):18-19.
被引量:3
9
徐娜.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历史回顾及其影响[J]
.中国教师,2011(17):71-73.
被引量:1
10
任海.
奥林匹克是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120年来改变奥林匹克进程的30个大事件[J]
.文明,2014(6):10-5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庄雅妗.
关联理论视角下《论语》“君子”形象构建[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3):121-124.
2
赵乐发,王正.
体育文化多样性的全球进程[J]
.韶关学院学报,2021,42(12):57-62.
1
方利山.
己丑注目绩溪牛[J]
.徽州社会科学,2009(2):51-52.
2
祝军.
简析先秦时期商人阶层的精神世界与家庭生活[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3):116-118.
3
梁化奎.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突出贡献[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9,14(3):5-7.
4
魏玮.
管窥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文化困境[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6):105-107.
被引量:2
5
黎鸣.
漫谈汤因比和他的《历史研究》[J]
.博览群书,1998(9):27-29.
6
邓安生.
简说《周礼》“乐德”[J]
.文史知识,2014(4):69-72.
被引量:1
7
曲辉,张立洁.
无法优越 我们日渐稀薄的传统[J]
.三月风,2010(10):28-33.
8
杨善群.
盛世修志 中华伟业——祝贺《陕西省志·炎帝志》出版[J]
.宝鸡社会科学,2010,0(3):43-44.
9
谢亮.
启蒙者的困境——孙中山论“国民性”问题的个案分析[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2):1-5.
10
徐裕敏.
从《史记·刺客列传》看战国时刺客的精神特征[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1):6-8.
被引量:4
贵州社会科学
201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