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秋季大雾天气特征探讨大雾成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引言进入秋季,随着暖空气活动的逐渐减弱,北方冷空气活动开始加强,大雾天气频繁出现。大雾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首要因素,同时大雾天气出现时城市释放的烟尘、废气等有害物质容易在近地面空气中滞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研究大雾天气的成因,尤其是当地地形条件对大雾形成可能造成的影响,对秋季大雾预报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
李吉云
王建华
机构地区
东宁县气象局
七台河市气象局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12年第2期21-22,共2页
Heilongjiang Meteorology
关键词
大雾天气
天气特征
秋季
成因
冷空气活动
灾害性天气
交通安全
地面空气
分类号
P426.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7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孙奕敏.灾害性浓雾[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2
李子华.
中国近40年来雾的研究[J]
.气象学报,2001,59(5):616-624.
被引量:269
3
张立祥,周小珊,陆葱葱,邱绵莉.
辽东半岛雾的成因分析及预报[J]
.辽宁气象,1998(1):16-19.
被引量:10
4
毛冬艳,杨贵名.
华北平原雾发生的气象条件[J]
.气象,2006,32(1):78-83.
被引量:124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张利民,李子华.
重庆雾的二维非定常数值模拟[J]
.大气科学,1993,17(6):750-755.
被引量:34
2
李子华,唐斌,任启福.
重庆市区冬季热岛和湿岛效应的研究[J]
.地理学报,1993,48(4):358-366.
被引量:43
3
李子华,张利民,楼小凤.
重庆市区冬季雾的宏微观结构及其物理成因[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16(1):48-54.
被引量:38
4
尹球,许绍祖.
辐射雾生消的数值研究(Ⅰ)——数值模式[J]
.气象学报,1993,51(3):351-360.
被引量:32
5
莫天麟,许绍祖,陈帆.
舟山地区雾水酸度及其化学组成[J]
.上海环境科学,1989,8(8):22-26.
被引量:9
6
徐静琦,张正,魏皓.
青岛海雾雾滴谱与含水量观测与分析[J]
.海洋湖沼通报,1994(2):174-178.
被引量:28
7
尹球,许绍祖.
辐射雾生消的数值研究(Ⅱ)──生消机制[J]
.气象学报,1994,52(1):60-67.
被引量:29
8
李子华,彭中贵.
重庆市冬季雾的物理化学特性[J]
.气象学报,1994,52(4):477-483.
被引量:84
9
李子华,涂晓萍.
考虑湿度影响的城市气溶胶夜晚温度效应[J]
.大气科学,1996,20(3):359-366.
被引量:19
10
宫世贤,凌升海.
西双版纳雾在减少[J]
.气象,1996,22(11):10-14.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
376
1
姜凤友,曲学斌,徐东升.
呼伦贝尔市冰雾出现特点及相关气象要素分析[J]
.内蒙古气象,2019,0(4):18-21.
被引量:2
2
韩磊,王春红,陈阳权,谭艳梅.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持续浓雾天气的时间特征分析[J]
.民航学报,2019,3(5):62-66.
被引量:1
3
代梦艳,吴文健,胡碧茹.
人工造雾成雾过程微物理性能分析[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28(6):129-133.
被引量:2
4
李清华,何瀚原,朱金花.
山西高速公路沿线大雾天气特征及预报服务[J]
.太原科技,2007(3):50-52.
被引量:3
5
曹治强,吴兑,吴晓京.
1961~2005年中国大雾天气气候特征[J]
.气象科技,2008,36(5):556-560.
被引量:42
6
李少琪.
对“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和建议[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1):70-71.
被引量:8
7
郗兴文.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of Dense Fog during Autumn and Winter in Shandong Inland[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4):47-51.
被引量:1
8
黄骏,梁明增,刘忠礼,赵英莹,辛学飞,张瑞.
Contrast and Analysis of Many Times Heavy Fog Processes in Zhangjiajie in December,2009[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5):28-31.
被引量:1
9
齐建华,杨春雷,阮玲,张仕清,房厚林.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the Early-warning Service System of Heavy Fog in Chizhou City[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5):71-75.
被引量:5
10
WANG Zhao-yu,WU Bin-gui.
Review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Fog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bservation[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1,2(2):18-21.
1
本刊编辑部.
十面“霾”伏[J]
.交通世界,2014(9):32-44.
2
黄卫国.
地面最低温度略高于0℃形成霜的原因分析[J]
.福建气象,2001(3):36-37.
3
雾与霾的区别[J]
.陕西电力,2013,41(4):4-4.
4
王治华.
青藏公路和铁路沿线的滑坡研究[J]
.现代地质,2003,17(4):355-362.
被引量:26
5
吕萍.
西北地区一次沙尘暴过程的地表热通量特征[J]
.干旱气象,2009,27(3):250-253.
被引量:3
6
陈娇娜,李国平,黄文诗.
成都地区秋、冬季GPS可降水量的时空分析[J]
.气象科学,2009,29(5):682-686.
被引量:10
7
张春玉.
桃仙机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浅析[J]
.辽宁气象,2002(2):16-17.
被引量:4
8
李新芳,马淑玲.
一次寒潮伴随雷暴的天气过程分析[J]
.河南气象,2006(1):38-38.
被引量:1
9
雾、霾和雾霾[J]
.党的生活(青海),2013(2):60-60.
10
巫燕辉,刘洪新.
1997年4月9~10日河源市暴雨过程分析[J]
.广东气象,1999,21(S1):43-45.
黑龙江气象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