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韩少功文学年谱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韩少功,一九五三年一月一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教师家庭。在他成长的岁月里,这个家庭并不平静。几个成员的坎坷人生直接影响了他的精神气质与创作。父亲是小知识分子,地主家庭出身,其时家境已没落。中学毕业曾当过一阵子教师,也当过地方报纸的记者。抗战爆发,国土沦陷,
作者
廖述务
机构地区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吴学术》
2012年第4期122-132,共11页
Soochow Academic
基金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想与中国镜像--<天涯>(一九九六-二〇一〇)话语分析"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HNSK11-45
关键词
韩少功
年谱
文学
家庭出身
精神气质
坎坷人生
知识分子
地方报纸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1
韩少功.我家养鸡[J].小作家选刊.2003(12)
2
韩少功.
杭州会议前后[J]
.当代作家评论,2001(2).
被引量:3
3
刘心武,张颐武.
商品化与消费化:文化空间的拓展[J]
.作家,1996,0(4):76-8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
1
马金科,彭超.
韩少功“寻根话语”矛盾现象的理性思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2):64-68.
2
张烈琴,陈长瑶.
国内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综述及展望[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8):1080-1086.
被引量:9
3
牛菡.
“共同体”叙事与青年文学社群的变迁[J]
.上海文化,2024(12):43-55.
4
席红霞.
论新世纪军旅小说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商业语境与军旅语境的新平衡[J]
.语文建设,2013,0(08Z):44-46.
同被引文献
93
1
董小玉.
试析“寻根文学”对现代主义小说精神的汲取[J]
.宜宾学院学报,2001,1(3):49-51.
被引量:2
2
林建法,黄发有.
创作与批评的双向反思[J]
.山花,2005(6):131-137.
被引量:1
3
陈伯海.
中国文学史学史编写刍议[J]
.社会科学战线,1997(5):56-64.
被引量:7
4
秦峥.
评三种新编《鲁迅年谱》[J]
.文学评论,1981(3):113-117.
被引量:1
5
孟繁华.
庸常年代的思想风暴——韩少功九十年代论要[J]
.文艺争鸣,1994(5):54-58.
被引量:12
6
南帆.
历史的警觉──读韩少功1985年之后作品[J]
.当代作家评论,1994(6):4-11.
被引量:10
7
旷新年.
“寻根文学”的指向[J]
.文艺研究,2005(6):15-22.
被引量:33
8
张清华.
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35-42.
被引量:71
9
陈黎明.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寻根”小说[J]
.文学评论,2006(2):167-173.
被引量:8
10
陈晓明:《中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羊城晚报》2009年11月7日.
引证文献
10
1
黄平.
机制创新·人文视野·学术品性——《东吴学术》与学术期刊的革新[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4):183-188.
2
闫海田.
当代文学历史化的有益尝试——论《东吴学术》“年谱研究”的意义[J]
.当代文坛,2014(4):130-133.
被引量:7
3
布莉莉,黄发有.
《东吴学术》“学术年谱”与当代文学史料研究[J]
.小说评论,2016,0(3):108-113.
被引量:3
4
颜水生.
论新时期城市书写的“瘟疫”话语及意义——以张承志和韩少功为中心[J]
.南方文坛,2017(1):43-46.
5
廖述务,李卉.
作家词典·韩少功[J]
.当代作家评论,2017(4):25-33.
被引量:1
6
康春华.
《鞋癖》与韩少功的“精神寻父”[J]
.芒种,2020,0(1):118-123.
7
魏华莹.
辩章学术 述往思来[J]
.文艺争鸣,2019(12):6-12.
8
李雪.
当代作家年谱与当代作家研究[J]
.文艺争鸣,2019(12):13-18.
被引量:4
9
田秋菊.
从《修改过程》的叙事看韩少功小说文体的探索[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7):137-139.
10
翁菊芳.
寻根小说:本土化的现代主义书写[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5):6-1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周青民.
年谱、评传、年度报告与二人转研究的学术经典化[J]
.戏剧文学,2019(1):142-147.
2
宋学清.
年谱“热”的“冷”思考——兼评徐强先生《汪曾祺年谱长编》[J]
.关东学刊,2016(8):150-156.
3
郭恋东.
“世界文学中”的韩少功文学创作——论韩少功及其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J]
.南方文坛,2018(3):110-118.
4
李立超.
论中国当代作家年谱编写的体例问题——以余华为个案[J]
.东吴学术,2018,0(3):89-97.
被引量:4
5
李强.
理论拓进与“当代”之发现——读陈晓明《无法终结的现代性》兼论当代文学研究方法[J]
.东吴学术,2019,0(3):33-39.
被引量:1
6
闫海田.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国际化与民族化转向[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5):24-37.
被引量:6
7
张立群.
整合、深入与学术意识的探求——评《阮章竞年谱》[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2):245-250.
8
杨洲.
数字人文、影人年谱与文化地理学视阈下的区域电影研究[J]
.电影评介,2021(22):37-42.
9
郎文畅.
王小波年谱的编撰--从一封不被关注的分手信谈起[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8):5-7.
10
王杰.
论梁启超的文学年谱观及学术史意义[J]
.学术界,2022(8):196-202.
1
叶延滨.
编后与读者谈心[J]
.诗刊,1997,0(5):80-80.
2
陈福康,王锡荣.
再谈鲁迅、茅盾致红军信及其它——与刘运峰先生商榷[J]
.鲁迅研究月刊,2002(12):74-76.
3
杨建华.
得其所跋五则[J]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09(5):20-22.
4
松本清张,陶振孝.
订阅地方报纸的女人[J]
.外国文学,1980(6):5-14.
5
徐朝夫.
无梦的河流(节选)[J]
.太湖,2010,0(4):112-121.
6
杨萍.
人生回头已太难……[J]
.跨世纪(时文博览),2009,0(5X):48-49.
7
蒋泥.
说说杂文选本现象[J]
.杂文选刊,2006,0(4):44-44.
8
李志伟.
我的创作简历(创作谈)[J]
.太湖,2005,0(1):49-49.
9
王俊义.
诗人歌颂的时代饿死人民[J]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2,0(7):46-46.
10
郭俊臣.
血雨腥风中绽放的爱情之花——长篇小说《飘》导读[J]
.语文月刊,2007(1):15-16.
东吴学术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