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卖木雕的少年》中的黑人少年在“我”即将离开时,亲自跑到“我”的住处送“我”小象墩。“我”要付他钱,他说:“不要钱,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感动极了,说:“我们是朋友!”课文最后写道:“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一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这洁白的牙齿仅仅写牙齿白吗?”一时,下面听课的老师都议论开了:“难道这洁白的牙齿还有象征意义吗?”“黑人脸黑,牙齿都是这么白的。”大家都疑惑不解,很想马上听听学生是怎么回答的。当大家都在思考时,一个男孩子举起了手,他说:“这洁白的牙齿,代表了中非人民深厚的情谊,也代表着黑人少年纯洁的心。”此言一出,全班学生都报以掌声,上课老师更是欣喜万分,马上对他进行了表扬。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也会心地笑了,不由得佩服起学生的应变能力来,老师提什么问题,老师想得到什么样的回答,他们总能猜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