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交通肇事罪“逃逸”的认定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刑法》第133条对交通肇事的"逃逸"做了规定。但是对于"逃逸"在实践中如何认定,理论界存在争议,是指离开事故现场还是无救助行为,对被害人有无救助义务。本文从司法解释出发阐述"逃逸"的含义,解决一些难以认定的问题。
作者
王星涵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6-128,共3页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ors' College
关键词
交通肇事
逃逸
救助义务
分类号
D924.32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23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4]鲍遂献,雷东多.危害公共安全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2
欧居尚.
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犯罪[J]
.公安大学学报,2001,17(2):37-38.
被引量:20
3
陈明华.刑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438
4
邱兴隆,杨凯.刑法分论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51-52.
5
楼伯坤.
对刑法第133条“逃逸”的逻辑解释——以加重犯为视角[J]
.河北法学,2008,26(1):106-113.
被引量:6
6
刘志伟,聂立泽主编.业务过失犯罪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4.111.
7
黄伟明.
交通肇事罪构成中结果标准的数量因素分析[J]
.法学杂志,2005,26(2):47-49.
被引量:5
8
国务院.道路交通处理办法.第44条.
9
刘士心.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研究[J]
.北方法学,2007,1(6):67-79.
被引量:13
10
张波.交通肇事“逃逸”的定性分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总第41期.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陈兴良.
“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J]
.中外法学,1999,11(5):47-55.
被引量:58
2
李晓龙,李立众.
试析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J]
.法学,1999(8):34-38.
被引量:20
3
黄祥青.
浅析新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J]
.政治与法律,1998(4):60-62.
被引量:34
4
齐文远,李晓龙.
论不作为犯中的先行行为[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5):56-64.
被引量:45
5
李邦友.
结果加重犯理论研究综述[J]
.法学评论,1999,17(2):59-67.
被引量:27
6
吴学斌,王声.
浅析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6):91-94.
被引量:19
7
侯国云.
论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J]
.政治与法律,2003(1):50-54.
被引量:13
8
许成磊.
先行行为可以为犯罪行为[J]
.法商研究,2005,22(4):26-30.
被引量:15
9
(韩)韩相敦译,(韩)李在祥.韩国刑法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徐久生.德国刑法教科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123
1
马冰雅.
交通肇事的争议与解决[J]
.人文之友,2019,0(13):6-6.
2
李钢.
对刑法中“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情节的法理思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48-50.
3
李朝晖.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独立犯罪化刍议[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95-99.
被引量:11
4
潘永建.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罪”立法刍议[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2):117-119.
被引量:9
5
姚兵.
“因逃逸致人死亡”法条分析——兼评交通肇事罪共犯[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4):34-37.
被引量:3
6
孔亚伟.
交通肇事罪若干疑难问题探析——兼评法释〔2000〕33号相关规定[J]
.法制与社会,2006(24):81-82.
7
杨雪,张磊.
浅论犯罪行为是否属于先前行为[J]
.思想战线,2009,35(S2):166-168.
被引量:1
8
殷磊.
论交通肇事罪的立法完善[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17(4):87-93.
被引量:2
9
赵天红.
论交通肇事罪的司法适用[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5):42-45.
被引量:1
10
刘东根.
论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转换——兼对法释[2000]33号相关规定的评述[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6):37-46.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6
1
王飞跃.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探讨[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5,20(2):109-112.
被引量:2
2
《解释》第三条.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六项:.
4
《解释》第六条.
5
张艳军.
浅议交通肇事罪“逃逸”之法律适用[J]
.学理论,2010(19):141-142.
被引量:1
6
张雪梅.
论交通肇事逃逸与交通肇事罪[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2):62-6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田甜.
论我国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及刑法规制[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5):64-66.
1
李辰.
从几种情形看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J]
.中国检察官,2008(11):37-38.
被引量:4
2
李明.
尚未离开事故现场能否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J]
.中国检察官,2015(6):76-76.
3
符望,王珊.
交通事故中“逃离事故现场”的司法认定[J]
.上海保险,2014(8):22-25.
4
汉台区院.
对王某交通肇事后应如何量刑?[J]
.陕西检察,2005(5):72-7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