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化工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模式——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武汉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武汉城市圈是国家“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中,通过采取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发展方式.提高全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丁悦.2008;龚海艳.2008;彭升.2009)。
作者
李爱民
于立
机构地区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出处
《建设科技》
2012年第14期34-39,共6页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社会
武汉城市圈
经济发展
生态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循环
低碳
分类号
TU984.11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丁悦.
以循环经济理论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46-48.
被引量:1
2
龚海艳,刘莉.
宜春市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J]
.传承,2008(16):114-115.
被引量:4
3
彭升."州型社会"视角下的武汉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区域经济,2009,8:130-131.
4
王吉亚.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思考[J]
.环境经济,2007(4):47-50.
被引量:20
5
曾春霞.
“两型社会”背景下宜居生态城市建设探讨——以湖南衡阳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46-4749.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周俐,熊益沙.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7):10-11.
被引量:7
2
方可.
生态化、宜人性与文化特色——创建21世纪中关村人居环境[J]
.城市问题,1999(6):34-35.
被引量:3
3
龚海艳,刘莉.
宜春市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J]
.传承,2008(16):114-115.
被引量:4
4
杨云彦,秦尊文.
论“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6):3-8.
被引量:18
5
李丽萍,郭宝华.
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2):76-80.
被引量:120
6
柴清玉.
建设“宜居城市”关键在政府[J]
.人大建设,2006(9):38-39.
被引量:9
7
王吉亚.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思考[J]
.环境经济,2007(4):47-50.
被引量:20
8
王继辉.
湖南衡阳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347-349.
被引量:4
9
赵勇.
国内“宜居城市”概念研究综述[J]
.城市问题,2007(10):76-79.
被引量:47
10
沈翀,皮曙初.
武汉城市圈“以大带小”[J]
.瞭望,2007(47):24-2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1
1
彭益民.
继续解放思想与湖南“两型社会”建设[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6):61-63.
被引量:2
2
孟治刚.
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实践路径与制度保障[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1):79-80.
被引量:1
3
李金保.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集群建设研究——基于构建两型社会的视角[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2):172-173.
被引量:2
4
吴郁玲,曾菊新.
试论“两型社会”建设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
.湖北社会科学,2008(4):83-86.
被引量:18
5
袁朴.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J]
.学习与实践,2008(4):153-156.
被引量:11
6
张小罗,陈丽.
论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立法之完善[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3-26.
被引量:10
7
黄国勤.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1(3):46-51.
被引量:9
8
赵晓莉.
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6):73-74.
9
曾春霞.
“两型社会”背景下宜居生态城市建设探讨——以湖南衡阳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46-4749.
被引量:11
10
曾春霞.
基于“两型社会”目标的衡阳城市人居环境建设[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57-60.
同被引文献
7
1
周俐,熊益沙.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7):10-11.
被引量:7
2
李丽萍,郭宝华.
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2):76-80.
被引量:120
3
曾春霞.
“两型社会”背景下宜居生态城市建设探讨——以湖南衡阳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46-4749.
被引量:11
4
徐志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式城市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74-6775.
被引量:16
5
刘长红,杨君,庹海波,石翠萍,李晶晶,汪晗,李龙.
“两型社会”建设时期农户生产行为目标偏好的调查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1(9):147-150.
被引量:1
6
张建军,罗静.
“两型社会”视角下武汉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2011(12X):23-24.
被引量:2
7
尹启华,魏海涛.
城市品牌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4):5-8.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1
1
肖明.
衡阳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16(31):123-125.
1
赵哲.
邯郸: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J]
.领导之友,2008(6):6-7.
2
卢兰春,尚明瑞.
甘肃省建设两型社会面临的挑战及解决途径[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2):92-96.
3
李忠媛.
公路建设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03):108-108.
4
易夏玲.
山西必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之路[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30(3):40-41.
被引量:1
5
杨大庆.
加强经济领域反腐倡廉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46-50.
被引量:1
6
王毅.
建设节约型社会任重道远[J]
.今日中国论坛,2007(5):46-48.
7
赵喜顺.
现代化:发展模式与发展政策——兼论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J]
.理论与现代化,1993(7):2-5.
8
段伟文.
建立可调适现代化发展模式[J]
.企业文化,2000(9):55-57.
9
刘博.
苏联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
.知识经济,2011(2):63-63.
被引量:1
10
程会强.
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J]
.甘肃理论学刊,2011(1):11-13.
被引量:1
建设科技
2012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