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相当低 ,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同时 ,也对我国本来经济实力就拮据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 ,国家每年拿出尽可能多的经费来资助科研项目 ,并且比例逐年增大 ,另一方面 ,研制成功的成果大多数被束之高阁。如何尽快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是摆在众多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
董美玲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出处
《中国科技产业》
2000年第4期37-39,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
关键词
成果转化
高等学校
分类号
F276.4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1.吴季松著.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
2
2.知识经济与高技术发展战略.柳卸林等.科技日报.1998.5.9.
3
朱丽兰.高度重视发展知识经济[J].科技与市场,1991,1.
4
张酉水.
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二十年[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1):1-5.
被引量:6
5
刘成敏.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策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15(4):54-55.
被引量:1
6
韩克达.
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J]
.中国科技论坛,1998(4):52-5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郭晓川.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现状评述[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3):25-29.
被引量:19
2
唐之斅,桑赓陶,刘勤明.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1996,16(2):1-4.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7
1
刘长威.
高校知识资产流失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2):95-96.
被引量:1
2
孙志良,杨吉棣.
浅谈21世纪高等院校管理干部的基本素质[J]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8,17(6):22-26.
3
滕伯刚,王洁贞.
论高校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4):87-89.
4
万晓艳,王卫东.
L_p-对偶几何表面积[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59(6):515-518.
5
韩云琪.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再论[J]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9,17(6):72-75.
被引量:9
6
何淑贞.
关于科研管理网络化的几点思考[J]
.北方论丛,2001(5):119-120.
被引量:11
7
曾玉华,罗英姿,王国华.
临床医学科技人员环境状况及需求问卷调查分析[J]
.引进与咨询,2002(5):74-75.
同被引文献
32
1
张熙凤.
从知识经济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J]
.统计与信息论坛,1999,14(2):62-64.
被引量:1
2
章琰.
大学技术转移的双重过程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7):27-30.
被引量:22
3
陈昭锋.
论美国科技投入社会化的制度安排[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5):41-44.
被引量:4
4
杨玲莉.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管理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6):98-99.
被引量:1
5
吴兆龙,丁晓.
对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方式的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16-118.
被引量:12
6
郭飞,宋伟.
论日本高校技术转移的政策模式[J]
.中国科技产业,2005(8):113-115.
被引量:8
7
史清琪.
我国科技经济的结合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6,13(1):4-8.
被引量:5
8
刘锋.资本运营实务[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7.
9
徐卫林.丁彩铃.崔伟刚.一种嵌入式系统定位纺纱方法[J].中国纺织,2010(5).
10
陈兰杰.
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3):53-56.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
9
1
陈立军,王东军,王东辉.
知识经济时代如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
.有色矿冶,2004,20(4):79-80.
被引量:4
2
周正祥.
以科技进步促经济增长[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1(4):33-34.
3
师政清.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分析与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6):15-17.
被引量:4
4
俞风雷,王颖.
我国大学技术转移制度研究[J]
.科技与法律,2011(6):6-10.
5
郑敏华.
湖北嵌入纺推广应用的现实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2012,25(11):10-11.
6
佘义.
影响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其对策[J]
.天津科技,2002,29(2):23-24.
7
赵小迪,阮锦强,胡盛祥.
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现状研究[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0(5):59-61.
被引量:1
8
王今民,高金武,戚平,张培华.
医药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的几个问题[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2,11(5):3-5.
被引量:3
9
余国斌,徐小增.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及作用——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1):94-9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高杰,周敬馨.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3A):17-17.
被引量:22
2
鲁鸿,胡桂周,钱毅.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与探讨[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69-171.
被引量:3
3
王振朋,辛婷婷.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联动的机制研究——以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为例[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2):4-7.
4
王振鹏,卢伟.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联动的机制研究——以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为例[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2):14-18.
被引量:2
5
李芳.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问题探析[J]
.理论导刊,2010(8):77-79.
被引量:2
6
孙燕,孙利华.
我国政府医药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J]
.中国药房,2011,22(9):771-774.
被引量:15
7
王锦生.
辽宁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13,31(3):93-96.
被引量:11
8
李孟琪.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J]
.商,2014(4):163-163.
9
魏世梅,李思宇,李欣童.
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对策研究[J]
.创新科技,2015,15(1):62-63.
被引量:6
10
马卫华,袁传思.
科研经费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以广东高校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7,37(20):98-102.
被引量:12
1
解读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新18条”[J]
.上海小企业,2005(4):47-47.
2
发挥学校整体优势 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J]
.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0(4):20-22.
3
阔步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北京理工大学[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75-75.
4
马桂秋.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途径探讨[J]
.科技.人才.市场,2002(3):11-12.
5
张武平.
开发高校智力资源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J]
.上海企业,2000(4):32-34.
6
马德学.
强化高校校办企业档案管理之管见[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1):113-113.
7
张武平,曹学,李刚.
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全方位推进产学研合作[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8):70-71.
被引量:1
8
俞芬飞.
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环境因素及其优化对策[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z1):44-45.
被引量:1
9
廖细明,杨兆中,戴鸿鸣,何苏,邱黎樟.
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发展[J]
.科技.人才.市场,2001(1):63-65.
10
陶水龙.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0,0(7X):118-119.
被引量:4
中国科技产业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