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肿瘤坏死因子-α在电针预刺激经穴与非经穴镇痛效应差异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在电针预刺激经穴与非经穴镇痛效应差异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发单发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前7天开始给予电针经穴预刺激、电针非经穴预刺激和甲氨蝶呤治疗,治疗至造模后7天结束;为观察经穴预刺激的后延效应,于实验第21天取材进行指标检测。实验第1天、7天、10天、14天、21天采用热辐射法测定大鼠的缩爪潜伏期(PWL);实验第2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Real-time PCR检测下丘脑中TNF-αmRNA表达。结果:实验第7天,经穴预刺激组的PWL与非经穴组比较显著延长(P<0.05);第14天,经穴组较非经穴组PWL显著延长(P<0.05);第10天、14天,经穴组与甲氨蝶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1天,经穴组的PWL较MA组(模型组)显著延长(P<0.05),但非经穴组PWL与M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穴组血清中TNF-α水平和下丘脑中TNF-α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非经穴组(P<0.05)。结论:与非经穴预刺激相比,经穴预刺激对MA大鼠模型的镇痛效应更强,这种差异可能与二者对血清中TNF-α水平和下丘脑中TNF-αmRNA的调控能力不同有关。
出处 《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4期131-133,共3页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教育部春晖计划课题(Z2009-1-15027)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创新基金(B201004) 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1251150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50

共引文献125

同被引文献110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