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形成机理与作用分析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奠定了技术基础,关键人物、关键事情和关键制度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具有人数众多、裂变传播、"蝴蝶效应"和杀伤力巨大的特征,其形成具有深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背景,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促进了中国公募基金会动态开放式监管模式和职责分明问责机制的形成,改变了人们对网络围观的偏见,弘扬了中国慈善文化,培育了公民参与意识,重塑和提振了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公信力,改善了中国公募基金会面向公众的募捐环境。
作者 施昌奎
出处 《经济界》 2012年第3期70-75,共6页 Economic Affair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8

  • 1张书明.关于网络募捐的监管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4):139-142. 被引量:29
  • 2深圳壹基金理事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章程[EB/OL].壹基金官网(2012-06-29).http://www.onefoundati-on.cn/html/68/n-1668.html.
  • 3李超.成都红会所设汶川地震募捐箱善款多年未取发霉,[EB/OL].中华网(2012-12-26).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21226/17601253.html.
  • 4赵衍龙.红会承认未按指定项目使用汶川地震8472万善款[EB/OL].环球网(2013-05-06).http://china.huanqiu.com/livelihood/2013-05/3890068.html.
  • 5曹红蕾.慈善法为何“难产”[EB/OL]乐云网(2013-07-30).http://news.ynxxb.com/content/2013-7/30/N11280360267.aspx.
  • 6葛道顺,商玉生,杨团,马昕.中国基金会发展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 7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基金会运营的行为指引[EB/OL].南方新闻网(2011-09-28)http://www.gd.gov.cn/govpub/bmg uifan/201110/t20111025_151132.htm.
  • 8果佳,阚萍,马梦溪.从“格桑花”危机透视中国网络慈善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12(11):64-67.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