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火郁发之”谈陈绍宏治疗肺心病的经验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总结历代医家对"火郁发之"的经典论述及陈绍宏教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的经验,阐发"火郁发之"在肺心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指出肺心病的基本病机为痰浊蕴肺,肺气闭郁。急性发作期病理关键在"痰"、"气",治疗上应以开宣肺气,化痰止咳为基本治法,方药选三拗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枯梗汤合方。同时指出肺心病急性期治疗的"三宜"、"三忌"。
作者
于白莉
张晓云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424-1426,共3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火郁发之
肺心病
陈绍功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1
同被引文献
11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7
1
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8.
2
喻嘉言.医门法律[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46.
3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何梦瑶.医碥[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8:4~26.
5
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1191.
6
邱建荣.
“火郁发之”浅识[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15(5):10-11.
被引量:2
7
徐学功,成玉,陈绍宏.
陈绍宏教授谈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中西医治疗[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27-112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21
1
张效霞,王振国.
通调水道考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9):1627-1629.
被引量:7
2
肖新春,傅金英,胡心伟.
“崩漏不宜用当归”辨[J]
.吉林中医药,2006,26(1):2-3.
3
郭立中,周仲瑛,金妙文,王长松.
瘀热相搏证的提出及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3):137-139.
被引量:10
4
王瑞科,杨际平,贾存玮,宋绍亮.
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初探[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9-11.
被引量:13
5
杨光,张晓春.
中医反治法与顺势疗法[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55-156.
被引量:7
6
郭海峰.
试从五脏相对的生理功能探讨方剂配伍[J]
.中医研究,2007,20(2):9-11.
被引量:2
7
陈坚雄,邱仕君,肖莹.
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87-90.
被引量:21
8
邱仕君,陈坚雄,程宾.
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探讨[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1):1-5.
被引量:14
9
周光,周铭心.
燥证研究的思维发展与创新[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5):11-14.
被引量:1
10
沈克平,潘传芳.
胃肠安方抑制胃癌转移的临床观察及对胃癌细胞株侵袭转移的影响[J]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9):1301-1303.
被引量:24
同被引文献
116
1
艾军.
温病病机理论探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2):20-21.
被引量:6
2
艾军.
论温病证治之热、郁、瘀[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9):3-4.
被引量:14
3
邵华,肖照岑.
对温病血瘀的理论探讨[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5-7.
被引量:6
4
艾军.
赵绍琴从温病论治杂病经验[J]
.中医杂志,2005,46(4):258-259.
被引量:9
5
韩晶杰,烟建华.
肺与抑郁症的关系探讨[J]
.中医药学刊,2005,23(6):1054-1054.
被引量:13
6
艾军.
赵绍琴教授运用栀子豉汤的经验[J]
.广西中医药,1995,18(3):20-22.
被引量:11
7
艾军.
湿热致瘀证治浅探[J]
.新中医,2005,37(9):83-84.
被引量:8
8
艾军.
赵绍琴教授论治郁热经验[J]
.中医药通报,2005,4(4):14-16.
被引量:4
9
张慧琪,伍喜良,刘贵颖.
肺系疾病痰的成因及证治对策[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6):537-538.
被引量:7
10
郭建文,张晓云,兰万成,张静,陈绍宏.
陈绍宏教授“中风核心病机论”[J]
.天津中医药,2006,23(1):7-9.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7
1
王文学,黄宏俊.
加味苇茎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164-1165.
被引量:5
2
崔海燕,梁文郁,王文利,梁玉瑛.
“火郁发之”的临床应用[J]
.现代中医临床,2014,21(6):58-60.
被引量:13
3
王志威,艾军,李钢磊,黄碧玲,黄毅凌.
温病学郁热理论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218-220.
被引量:8
4
唐其民,涂一世.
杜克宽名老中医诊治小儿肺系疾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探析[J]
.中医药信息,2018,35(4):70-73.
被引量:2
5
周彤,胡帅航,李铮,樊柄杰,李经蕾,侯炜.
基于“火郁发之”论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J]
.环球中医药,2022,15(2):321-324.
被引量:11
6
黄威,曾瑞峰,奚小土,丁邦晗,李俊,张宏,陈绍宏(指导).
国医大师陈绍宏基于“治病必求于本”临证经验撷萃[J]
.四川中医,2024,42(8):25-27.
7
丁砚秋,马晓昌,刘南阳,陈潇,袁惠民,赵丹,毛丽军.
郁证的中医证治源流及沿革考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39(9):4581-4585.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杨明高.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中医治疗思路探讨[J]
.四川中医,2015,33(11):29-31.
被引量:5
2
汪静,谢志军,李海昌.
基于火郁理论探讨皮肤瘙痒症辨治[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6):64-66.
被引量:7
3
张振风.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中医治疗思路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3):59-59.
被引量:2
4
李阳.
《内经》五郁治则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7,9(2):105-108.
被引量:6
5
洪建康,侯晓亮,陈浩生.
五苓散合理中丸治疗慢性左心功能不全41例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4):93-95.
被引量:5
6
余敏敏,段玉香,席斌.
散法治疗郁证探讨[J]
.中医研究,2018,31(7):8-10.
7
王靖怡,高嘉良,王阶.
“火郁发之”探微[J]
.中医杂志,2019,60(13):1081-1084.
被引量:57
8
刘志国,田丙坤.
论《金匮要略》因势制宜治则[J]
.中医药导报,2019,25(21):7-10.
被引量:4
9
张也,郭亚雄,马艳芳,罗世杰.
小儿寒证思维在肺系疾病的应用[J]
.环球中医药,2020,13(6):1095-1097.
10
郑园园,李冠汝,孙丽蕴.
基于“心部于表”论治皮肤病的思路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1):138-141.
被引量:14
1
刘月红.
以火郁发之为治则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0,12(9):1517-1518.
被引量:1
2
徐学功,成玉,陈绍宏.
陈绍宏教授谈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中西医治疗[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27-1128.
被引量:4
3
袁学友.
三拗汤化裁治疗支气管哮喘35例[J]
.新疆中医药,2012,30(5):11-12.
被引量:3
4
黄黎明,杨先钊.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2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3):92-93.
被引量:1
5
陈敏毅.
三拗汤、六君子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6):88-88.
被引量:6
6
管奕婷,凌琼.
三拗汤治疗感染后咳嗽3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40-41.
被引量:1
7
梁德法,欧有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0例[J]
.江西中医药,2006,37(11):45-45.
8
陈炳胜.
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8):1194-1195.
被引量:6
9
宗喜中.
中西药联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4):116-117.
被引量:2
10
钟声.
小剂量肝素在30例肺心病治疗中的作用[J]
.辽宁医学杂志,1999,13(3):159-160.
被引量:1
中医杂志
2012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