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活的畅想——对道德教育中个人体验与习惯的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德教育是开发个人道德潜质和培养道德情怀的教育活动,它无法离开个人生活而独立存在,这就要求我国道德教育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经历道德体验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教育中道德体验和道德习惯的教学理念影响并改变了传统道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指标和方法。以学生个人生活为平台的道德教育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
杨晓轼
机构地区
河南工业大学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59,共3页
Henan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生活
体验
习惯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郑富兴.
论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活空间[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10):41-46.
被引量:8
2
刘惊铎.
道德体验引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1):85-93.
被引量:40
3
吴俊.
道德习惯简论[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0(10):13-1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刘惊铎.
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
.教育研究,1999,20(12):16-20.
被引量:33
2
刘惊铎,权利霞.
试论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德育内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规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2):153-158.
被引量:8
3
刘惊铎.
德育体验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
.现代教育论丛,1999(1):5-9.
被引量:3
4
David Elkind, Cosmopolitan school, 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0, Dec. /2001, Jan. 16.
5
[德]斐迪南·膝尼斯 林荣远 译.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5.
6
B. Edward McClellan (1999).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 schools and springs of character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 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 College. 18.
7
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6-32,165.
8
刘慧,朱小蔓.
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
.教育研究,2001,22(9):8-12.
被引量:134
共引文献
52
1
林瑞青.
生命叙事·生命省思·生命践行——基于生命体验视域的主体性德育路径之建构[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2):44-47.
被引量:1
2
于振杰.
网络悖论视阈下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的塑造[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34-235.
3
韩宜.
高校德育教学中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方式[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6):66-68.
被引量:1
4
冯光.
当前个体道德内在结构的不良状况及其调控[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30-32.
5
林瑞青.
生命关怀:学校德育现代模式的重构[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1):55-58.
被引量:19
6
林瑞青.
论道德视阈里的生命体验[J]
.江西教育科研,2005(2):17-20.
被引量:3
7
林瑞青.
论生命体验的道德教育价值[J]
.教育评论,2004(6):57-60.
被引量:12
8
梁春华.
高校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87-90.
被引量:4
9
潘宣怀.
一个高中优秀生的道德情感体验的叙事研究[J]
.浙江教育科学,2005(4):37-39.
10
何红梅.
案例教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2):139-14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9
1
刘惊铎.
德育体验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
.现代教育论丛,1999(1):5-9.
被引量:3
2
倪梁康.
现象学精神:为何?何为?[J]
.读书,1995,0(10):50-54.
被引量:9
3
潘发勤,赵广忠.
论道德教育中的活动——体验学习[J]
.教育探索,2004(7):95-97.
被引量:3
4
刘戈.
高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创建与实践[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50-51.
被引量:15
5
肖建新.
中小学体验式德育模式初探[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1X):67-68.
被引量:3
6
沈杏珍.
体验化德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
.上海教育科研,2007(4):64-65.
被引量:1
7
赵飞.
体验式道德教育探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07(6):54-56.
被引量:2
8
[美]斯托曼.情绪心理学[M].张燕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2.
9
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66.
10
赵飞,刘惊铎.
试论体验式德育教材的理论前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4):130-13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张忠华,裴菲.
我国体验德育研究与反思[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2):1-4.
1
刘祥.
参与式教学方法微探[J]
.教育艺术,2015(9):63-63.
2
张琼.
浅谈舞蹈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
.丝绸之路,2015,0(10):79-80.
被引量:1
3
李从飞.
正视个人体验 畅游知识乐园[J]
.当代教育,2009(4):120-120.
4
柳岩.
浅谈参与式教学法[J]
.教育革新,2005(6):24-24.
被引量:6
5
教育之后“剩下来的是什么”[J]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2011(6):5-5.
6
王薇.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的现实问题及实施策略[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3):16-20.
被引量:3
7
黄文杰.
浅谈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4):12-12.
8
石燕.
教育与人生幸福[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6):66-68.
9
甄宗武.
刍议翻转课堂的适宜性[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6):35-37.
10
罗红卫.
角色扮演法在高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
.三峡高教研究,2015,0(2):55-57.
河南社会科学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