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色素菌T_(17-2-39)的诱变育种试验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5-溴尿嘧啶(5-BU)作为诱变刘,对产色素菌(分枝杆菌T_17-2-39)细胞和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分别获得比原菌株生物量和产色素量提高的新菌株,其中生物量分别平均提高22.5%和16.4%。
作者
程世清
机构地区
江苏靖江葡萄糖厂
出处
《江苏食品与发酵》
2000年第2期9-12,共4页
Jiangsu Food and Fermentation
关键词
分枝杆菌
产色素菌
诱变育种
发酵
胡萝卜类色素
分类号
TQ611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TQ929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4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2
参考文献
4
1
刘伊强,王雅平,潘乃穟,陈章良.
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种间融合的研究[J]
.微生物学报,1994,34(1):76-80.
被引量:30
2
张素琴,吴云,朱湘民,王艳红.
胡萝卜素产生菌Cr-1的诱变和选育[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0,16(3):65-67.
被引量:2
3
张素琴,朱湘民,马国华,吴云,张先恩,宋冬林.
一株胡萝卜素高产菌C_(r-1)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89,15(5):1-5.
被引量:23
4
黄静娟等编写,张纪忠.微生物分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二级参考文献
8
1
王雅平,刘伊强.
抗真菌蛋白BⅡ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3,25(4):391-397.
被引量:9
2
张素琴,朱湘民,马国华,吴云,张先恩,宋冬林.
一株胡萝卜素高产菌C_(r-1)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89,15(5):1-5.
被引量:23
3
王雅平,生物防治通报,1993年,9卷,2期,63页
4
王雅平,植物学报,1993年,35卷,3期,222页
5
王宪,生物工程学报,1987年,3卷,1期,29页
6
乔宝义,微生物学报,1983年,23卷,1期,33页
7
江行娟,遗传学报,1981年,8卷,1期,1页
8
盛祖嘉等.微生物遗传学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
51
1
林毅,黄志鹏,黄必旺,陈建武,关雄.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应用[J]
.武夷科学,1999,15(0):195-198.
2
涂永勤,肖崇刚.
蜡质芽孢杆菌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研究[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4(1):18-20.
3
林连兵,陈朝银,彭谦,贲昆龙.
玫瑰亚栖热菌RH9901菌株产红色色素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3,23(3):15-17.
4
姜文侯,单志萍,孟妤,孙冬梅.
β-胡萝卜素的应用、市场和天然型产品的发酵法生产[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20(3):65-71.
被引量:72
5
吕兵,项建琳.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改善双歧杆菌的耐氧性[J]
.食品科学,2005,26(4):83-86.
被引量:6
6
张光华.
β-胡萝卜素天然资源的开发研究[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7(3):14-17.
7
涂永勤,肖崇刚.
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研究[J]
.生物学杂志,2005,22(5):18-19.
被引量:8
8
邵梦欣,陈洪潮,于建忠,王振琪,严曰仁,王荫国.
从胡萝卜中连续提取胡萝卜素、果胶、食用纤维的工艺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6,22(1):41-43.
被引量:13
9
汤建才,顾敏舟,黄敏.
L-甲硫氨酸产生菌M0658原生质体形成及其再生条件的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5):609-612.
被引量:1
10
马放,常玉广,远立江,任南琪.
高效絮凝菌的细胞融合及产絮特性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1994-199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47
1
王璋,刘新征,王亮,袁辉,王洁.
"神舟"4号空间飞行对搭载的转谷氨酰胺酶链霉菌选育的影响[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4,17(4):275-281.
被引量:9
2
王侠礼.
一种新的作物诱变育种方法——航天育种[J]
.种子,2004,23(9):94-95.
被引量:14
3
徐晓军,宫磊,赵丙辰,孟云生.
氧化铁硫杆菌的亚硝酸化学诱变及对黄铜矿的生物浸出[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4(6):20-24.
被引量:3
4
蒋金龙,贾建波.
亚硝基胍诱变处理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育种研究[J]
.矿产综合利用,2005(1):21-24.
被引量:11
5
张丽杰,邸进申,全学军,赵天涛,张雪莲,李英杰.
诱变选育高产海藻糖的酵母菌株[J]
.生物技术,2005,15(1):31-33.
被引量:7
6
李凤梅,刘长江,郑艳,王希尧.
产1,3-丙二醇菌株丁酸梭菌的诱变育种[J]
.生物技术,2005,15(1):34-35.
被引量:8
7
田兴山,张玲华,郭勇,潘木水,周风珍,邝哲师,黄小光,李国立,孙晓刚.
空间诱变在微生物菌种选育上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2005,16(1):105-108.
被引量:14
8
冯清平.
微波对微生物诱变生物效应的研究[J]
.甘肃科学学报,1994,6(4):67-69.
被引量:4
9
向洋.
激光诱变及生物学作用机制研究[J]
.光电子.激光,1994,5(2):87-90.
被引量:13
10
李文革,彭玲,刘宣承.
^(60)Co-γ射线诱变柠檬酸产生菌黑曲霉Co9-6的研究[J]
.激光生物学,1994,3(3):509-51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贾啸静.
微生物药物产生茵诱变育种方法的应用和进展[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6,23(1):65-69.
被引量:12
2
韩丽丽,刘敏.
诱变方法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J]
.酿酒,2008,35(3):16-18.
被引量:28
3
李荣杰.
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73-76.
被引量:47
4
程明,崔承彬,李长伟,田从魁,杜智敏.
化学诱变技术在微生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36(6):412-417.
被引量:26
5
马少丽,刘欣.
常用诱变育种技术在我国真菌育种上的应用[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4,44(1):42-44.
被引量:9
6
王付转,梁秋霞,李宗伟,王雁萍,吴健.
诱变和筛选方法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1(2):95-99.
被引量:40
二级引证文献
152
1
张梦娣,赫荣琳,张东远,贾士儒.
紫外诱变筛选高产EPA和DHA的裂殖壶菌[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1,40(9):3055-3059.
被引量:3
2
万睿,刘晓会,李继杨,周珮.
那西肽产生菌S.actuosus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6):579-581.
被引量:6
3
陈新征,吴兆亮,赵静波,胡滨.
化学诱变法选育D-核糖高产菌株工艺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5,25(2):107-109.
被引量:6
4
聂明,李怀波,万佳蓉,周传云.
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3):184-187.
被引量:10
5
刘友全,马英,莫章桦,郝莎.
复合诱变选育恶臭假单胞菌高产菌株的研究[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4):62-65.
被引量:1
6
崔艳红,李培庆.
新型诱变源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上的研究进展[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33(4):5-9.
被引量:4
7
裴朝玉,张彩文,贺玉平,万中义,林开春.
神农霉素Ⅱ号组分生产菌株的选育[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2):67-68.
8
宋冬灵,曾宪贤,吕杰,吕长武,武宝山.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种子,2007,26(5):52-54.
被引量:10
9
彭燕,李戈,陈秀贤,曾会才.
抗生素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7,23(5):34-38.
被引量:11
10
张莉,贾啸静.
用庆大霉素抗性筛选法选育西罗莫司高产菌株[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33(1):14-15.
被引量:8
1
胡伟莲,戴德慧.
红曲霉M_(Y9)原生质体诱变育种及遗传稳定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8):78-81.
被引量:4
2
王宜林,李宏,单振秀.
化学诱变剂对酵母SOD活性的影响[J]
.食品科技,2004,29(5):8-9.
被引量:3
3
阎家麒,赵敏,贾定武.
化妆品用透明质酸诱变育种及发酵生产工艺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1994,24(1):7-9.
4
莫湘涛,张梅芬,陈福星.
水溶性红曲色素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21(2):76-79.
被引量:2
5
尹志刚,赵德丰,金良安,毛国梁,丁素心.
非诱变偶氮染料的研究进展(Ⅱ)─—偶氮染料结构-诱变相关性与非诱变偶氮染料设计方法[J]
.化工进展,2000,19(2):26-31.
被引量:3
6
陈乌桥,刘祖同,孔金明.
透明质酸产生菌的诱变育种及发酵条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4(6):63-67.
被引量:6
7
祁桂玲,宋毅芳.
脱氮假单胞菌发酵生产维生素B12高产菌株的选育[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6,23(3):16-18.
被引量:2
8
周礼红,王仕敏,罗丽美.
高产虫草菌素蛹虫草菌株的紫外线诱变选育[J]
.食用菌,2009,31(4):20-21.
被引量:12
9
李悦明,徐建春,孙慧彬,于水见,李霞.
利用胞内核磁共振法快速筛选高产DHA裂殖壶菌的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2015,44(2):20-23.
被引量:1
10
柏挺.
双液相系统中分枝杆菌降解植物甾醇为雄烯二酮的工艺优化[J]
.科技与企业,2015,0(5):209-210.
被引量:2
江苏食品与发酵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