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交网络对青少年认知和人际交往的影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几年,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成为网络上新兴的应用服务。其最大特点“实名制”改变了虚拟网络的传统观念。社交网络利用实名制方式,通过日志发布,照片上传,视频聊天等功能的实现来提高网络用户间的交流频率,给处于不同群体和有身份差异的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上搭建了一个可以信任的、功能丰富的用户高效交流和互动平台。
作者
卢静涵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学习月刊》
2012年第1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社交网络
人际交往
青少年
认知
虚拟网络
网络用户
应用服务
传统观念
分类号
F7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彭良姝,方章东.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影响[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111-113.
被引量:12
2
孟芳兵.
SNS平台对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影响的实证研究[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116-120.
被引量:6
3
朱峰,吕伟.
校园SNS时代青年网络社会人际交往行为透视——以校内网现象为例[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9(3):25-29.
被引量:23
4
能向群.
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130-131.
被引量:68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鲁宏,黄鹏,崔政,李丽,谷雨.
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1):46-47.
被引量:25
2
能向群.
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130-131.
被引量:68
3
石磊.
个人真实身份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影响[J]
.当代传播,2007(1):57-59.
被引量:21
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9-01-14)[2009-07-01].http://www.ennic.net.cn/html/Dir/2009/01/12/5447.htm.
5
Bnne H. How to enhance SNS customer's satisfaction by applying Kano's quality element [ J ].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8,3 ( 2 ) : 112-135.
6
崔健明.价值构成及灰色评估.信息时代,2007,10(24):77-80.
7
洛尼斯.格林菲尔德.社交网络培育出自恋的一代http://www.chinadaily.com.cn/language_tips/news/2011-08/04/content_13046439.htm.
8
Clark,N.,Lee,S.Y.,&Boyer,L.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地方:对美国大学生Facebook使用的探索性研究,2007.
9
李丹.
社交网站用户的行为和动机[J]
.传媒观察,2009(4):44-45.
被引量:23
10
朱峰,吕伟.
校园SNS时代青年网络社会人际交往行为透视——以校内网现象为例[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9(3):25-29.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98
1
李宗州,韩彤彤.
论校园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30(1):11-13.
被引量:7
2
姜玉丹,苏静.
从BBS到开心网、人人网看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的转变[J]
.中国林业教育,2011,29(S1):78-81.
被引量:2
3
李军,高吉涛.
浅谈基于SNS的网络营销[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3):150-150.
被引量:2
4
王明娣,王毅帅.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思考[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10):125-126.
5
袁立庠,张瑞.
虚拟网络世界里的真实映象——对“校园SNS”传播的意义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4):152-153.
被引量:5
6
范旭.
Librarything及其对图书馆的启示[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8):3-5.
被引量:1
7
刘霞.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现象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4):22-25.
被引量:1
8
范旭.
Web2.0及Librarything对图书馆的启示[J]
.贵图学刊,2009(1):43-44.
被引量:6
9
赵高辉.
匿名、互动与身份认同——2003-2007年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综述[J]
.新闻传播,2009(4):60-61.
被引量:5
10
李游.
SNS的传播学特征及价值解析[J]
.当代传播,2009(3):70-72.
被引量:27
同被引文献
14
1
李宗州,韩彤彤.
论校园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30(1):11-13.
被引量:7
2
卓如.
青少年人际交往类型、特征及上佳途径之探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50-52.
被引量:1
3
Desmond K.Mobile Learning-the Next Generation of learning[EB/OL].http://www.nettskolen.com/in_english/m_learning.html.
4
路风.提倡碎片化学习[N].浙江日报,2010-03-19.
5
王竹立.
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
.远程教育杂志,2011,29(2):11-18.
被引量:341
6
王颖,王冰竹.
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
.北方文学(下),2012(2):213-213.
被引量:3
7
刘应芬,王益广,郭艳华.
微内容对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2):15-18.
被引量:12
8
张渝江.
翻转课堂变革[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被引量:520
9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31(4):36-42.
被引量:2590
10
刘艳艳.
大学生网络社交问题原因探究[J]
.时代教育,2013(20):3-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李公文,林雪涛.
青少年网络移动学习新范式[J]
.继续教育研究,2013(10):54-55.
被引量:1
2
张雁飞,万妍.
新媒体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新范式[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6,0(8):75-76.
3
朱雯琪.
社交网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文教资料,2018(14):142-143.
4
彭珍珍.
网社交络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不良影响[J]
.农家参谋,2018(23):161-16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林雪涛,简渠.
云学习:4G时代数字化学习的新范式[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4(4):15-18.
被引量:5
2
陈莹莹.
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8):39-40.
被引量:3
1
纪光照.
扫一扫,快乐就上桌[J]
.现代广告,2013(15):56-57.
2
Keenan Mayo 融汐(译).
亚马逊平板电脑瞄准小朋友[J]
.商业周刊(中文版),2013(1):26-27.
3
可可.
魅惑空间之秀色餐厅[J]
.商业文化,2009(10):88-89.
4
从公用电话到视频聊天[J]
.现代商业,2011(19):34-35.
5
尤少川.
电脑给我带来的快乐[J]
.科技展望(幻想大王),2005(10S):24-24.
6
3G来了[J]
.少年博览(初中版),2009(7):18-19.
7
王福江.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赴粤、闽、江、浙四省考察后的思考[J]
.山东建材,2005,26(6):4-7.
8
刘冰,杨扬,杨斌,刘瑞.
简析互联网新兴技术-P2P[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261-262.
9
揭秘网络诈骗常用招数[J]
.中国总会计师,2010(5):192-192.
10
张浩鹏.
视频聊天的大商机[J]
.IT经理世界,2013(22):20-20.
学习月刊
2012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