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曲解形成的心理根源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曲解是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话语因素只是给曲解提供了可能性,导致话语曲解的最终因素是听话人的心理根源(包含普通心理根源和社会心理根源)。文章探讨了隐藏于社会心理背后的社会因素之一的性别与曲解的关系。
作者
蔡瑜
机构地区
贵州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群文天地》
2012年第8期293-294,107,共2页
关键词
曲解
心理根源
性别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96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曾艳山.
言语交际中曲解策略形成的心理机制[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24(6):45-49.
被引量:4
2
丁厚琴.
从语言模糊性看女性语言的交际特点[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5):83-84.
被引量:3
3
叶朝成,曾艳山.
《也谈刻意曲解》一文中的问题与不足——兼论刻意曲解的形成机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23(6):151-153.
被引量:8
4
杨芳.
语用策略视野下的幽默与性别[J]
.科学之友(中),2008(12):129-131.
被引量:3
5
方传余,王蒙.
会话幽默中的曲解策略[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63-68.
被引量:20
6
何自然,申智奇.
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3):163-170.
被引量:161
7
宗世海.
论误解形成的社会心理根源[J]
.现代外语,2003,26(3):266-274.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叶朝成,曾艳山.
《也谈刻意曲解》一文中的问题与不足——兼论刻意曲解的形成机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23(6):151-153.
被引量:8
2
缪树晟.
“曲解”漫谈[J]
.修辞学习,2000(3):36-37.
被引量:4
3
索玉柱.
言语模糊段落及其文体功能说略[J]
.外国语,1999,22(1):30-35.
被引量:34
4
刘润清.
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19(2):42-46.
被引量:273
5
冯寿忠.
“误解”初探[J]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3,28(6):73-77.
被引量:12
6
俞东明.
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
.外国语,1997,20(6):30-36.
被引量:221
7
潘予翎.
评Tannen博士《你怎么就是不明白》一书[J]
.当代语言学,1996(4):37-40.
被引量:4
8
李福印.
模糊限制语的社会语言学探讨[J]
.外语研究,1995(4):9-12.
被引量:33
9
闫品芹.
“曲解”的妙用[J]
.思维与智慧,2003(1):14-14.
被引量:2
10
王培焰.
妙用“曲解”见智慧[J]
.思维与智慧,2003(11):18-1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96
1
叶朝成,曾艳山.
《也谈刻意曲解》一文中的问题与不足——兼论刻意曲解的形成机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23(6):151-153.
被引量:8
2
褚冉冉.
会话交际中的刻意曲解策略及其关联解释[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21(4):60-62.
被引量:3
3
季璇.
从关联理论看刻意曲解的界定及其语用启示[J]
.文教资料,2008(35):42-44.
4
王玉晓.
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触发机制的语用研究[J]
.作家,2011(12):171-172.
5
武显云.
英语言语幽默中的刻意曲解策略浅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S1):212-214.
被引量:2
6
王存宝.
英语戏剧对白中的语用效果[J]
.芒种,2012(14):188-189.
7
何学德,冉明志.
误解与刻意曲解的比较研究[J]
.大家,2012(11):71-72.
被引量:1
8
万丹丹.
话剧《雷雨》当中的刻意曲解现象探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1):224-224.
9
马海兰.
自我对言语误解的影响[J]
.新课程学习(下),2010(5):17-18.
10
胡治艳.
刻意曲解的关联理论阐释[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2):75-7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叶朝成,曾艳山.
《也谈刻意曲解》一文中的问题与不足——兼论刻意曲解的形成机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23(6):151-153.
被引量:8
2
孙亚.
也谈刻意曲解[J]
.外语研究,2005,22(2):10-15.
被引量:47
3
梅蒋巧.
刻意曲解与误解的比较[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A):164-166.
被引量:4
4
刘艳秋.
语用误解与刻意曲解[J]
.外语研究,2006,23(1):24-26.
被引量:33
5
丛日珍.
论关联理论对刻意曲解触发条件的诠释作用[J]
.山东外语教学,2007,28(1):76-80.
被引量:18
6
崔玉琴.
刻意曲解的认知语用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03-106.
被引量:3
7
谢丽.
曲解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65-67.
被引量:2
8
张金红.
性别间刻意曲解的语用透视[J]
.三明学院学报,2013,30(3):12-15.
被引量:1
9
王小龙.
刻意曲解的认知心理机制——跨学科视角[J]
.社科纵横,2013,28(5):176-17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薛小梅,缑娅兰.
国内近十年关于刻意曲解的研究述评:2004-2013[J]
.海外英语,2014(10X):262-264.
1
蔡瑜.
曲解形成的心理根源的性别差异[J]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8):100-101.
2
谢丽.
曲解形成的心理根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80-82.
被引量:2
3
王保丽.
论英汉委婉语的共性[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57-59.
4
白政文.
日语的称谓及翻译[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4):35-38.
被引量:2
5
崔玉琴.
刻意曲解的认知语用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03-106.
被引量:3
6
曾艳山.
“语用曲解”命名理据[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27(5):27-32.
被引量:1
7
曾艳山.
言语交际中曲解策略形成的心理机制[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24(6):45-49.
被引量:4
8
潘福燕.
从文化的角度谈《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J]
.潍坊学院学报,2002,2(1):47-50.
被引量:7
9
吴亚欣,马瑞雪,周晓丽.
代表性经验推理:误解的认知心理根源之一[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3):22-25.
被引量:5
10
章新传,金威,谢旭慧.
基于言语交际三原则的话语曲解研究[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53-58.
群文天地
201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