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工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工作机构,在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在阐述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对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问题提出了基本思路和措施建议。
作者
林子华
庄志彬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30,共5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790109)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
工作机制
创新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9
1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会员网.http://www.cppc.gov.cn.
2
韦世行,梁慈宁.
知识型服务机构团队建设的研究——以南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例[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10(5):171-173.
被引量:2
3
李小燕.
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4):11-13.
被引量: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5
陈凌云,张爱平.
积极发挥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区域作用[J]
.云南科技管理,2010,23(4):39-41.
被引量:2
6
曹健林.
大力发展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版),2007(12):9-11.
被引量:1
7
姜连香,王军霞.
知识管理在北京生产力中心的应用案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3):109-113.
被引量:2
8
庄承淮,孙军.
联合型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管理初探——以三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例[J]
.情报探索,2009(11):46-48.
被引量:1
9
季非非.
关于加大生产力促进中心扶持力度的思考[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3):94-9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赵晗.
知识管理与行政组织创新[J]
.世纪桥,2003(6):36-38.
被引量:3
2
张洪彬.
政府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管理比较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1):162-164.
被引量:11
3
李利,王锐兰,韦蔚.
团队文化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2):30-32.
被引量:23
4
杨重燕,张劲松.
推行政府知识管理[J]
.统计与决策,2001,17(10):32-32.
被引量:13
5
夏书章.
公共管理与知识管理[J]
.中国行政管理,2002(9):6-8.
被引量:9
6
锡林塔娜,吴晓红,邢慧静.
生产力促进中心与“三农”服务[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7):7-8.
被引量:2
7
程惠霞.
公共部门导入知识管理的整体流程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5(11):100-104.
被引量:11
8
闫慧.
国外公共知识管理研究的最新进展[J]
.图书馆学研究,2005(11):30-32.
被引量:3
9
李晓林.
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与发展探讨[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10):20-26.
被引量:4
10
王家斌,王鹤春.
创建知识管理型政府的策略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5,23(B12):90-92.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21
1
杨廼裕.
西部的农业县域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J]
.古今农业,2011(2):40-46.
被引量:1
2
聂立莎,王绪梅.
安徽生产力促进中心能力提升分析——基于“双重优惠政策”[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4):76-76.
被引量:2
3
战涛.
增强我国领导干部法治观念之管见[J]
.党政干部论坛,2011(7):45-47.
被引量:2
4
王国龙.
从计划到规划:透视中共执政理念的转变[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5):105-107.
5
李小燕.
广西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以广西桑蚕、罗汉果、茉莉花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例[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8):50-55.
被引量:1
6
赵越.
我国政府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11):36-39.
被引量:8
7
杨迺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研究[J]
.学术论坛,2012,35(6):133-137.
被引量:12
8
金懋,欧国立.
构建公共交通补贴机制的政策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12(24):78-80.
9
郭如海.
对推进市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能力建设的探讨[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6):46-48.
10
庄志彬,林子华.
关于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特色培育的几点思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1):10-1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4
1
虞晓芬,傅玳.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综述[J]
.统计与决策,2004,20(11):119-121.
被引量:534
2
杨宇.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赋权方法评析[J]
.统计与决策,2006,22(13):17-19.
被引量:220
3
赵静,薛强.
典型生产力促进机构发展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3):15-18.
被引量:16
4
薛强,赵静.
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建设模式分析——基于“重点省行动”的实证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7(3):65-70.
被引量:9
5
薛强,赵静.
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服务模式及创新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0):185-188.
被引量:7
6
张明,刘春晓.
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1):239-242.
被引量:5
7
薛强,赵静.
事业类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定权及聚类分析方法[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99-104.
被引量:3
8
赵静,薛强.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动力机制的比较研究——兼论非营利性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路径[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42(6):118-121.
被引量:2
9
张寒旭.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发展战略[J]
.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3):72-77.
被引量:1
10
陈丽娜,司海平,方沩,曹永生.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8):262-266.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
1
陈金德,张寒旭,封春生.
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能力评价模型构建——基于广东的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6):70-7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周秋平.
德鲁克创新实践理论对科技服务创新的启示[J]
.中国科技纵横,2020(18):19-20.
2
徐超毅,徐宏进,齐萌.
山东省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13(4):1-9.
被引量:6
3
徐超毅,齐萌,徐宏进.
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12-22.
被引量:13
4
贺苗.
地区科普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23,43(6):105-113.
被引量:2
5
王恺乐,熊永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23,36(6):41-45.
被引量:1
6
李从容,郝乐桐,姚晋婷.
不同类型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2024(7):65-73.
1
锡林塔娜,吴晓红,邢慧静.
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构建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5):2-3.
被引量:2
2
王芬祥.
强化技术创新提升块状经济——构建生产力促进中心助推块状经济发展的思考[J]
.浙江经济,2005(22):48-49.
3
王晓凤,祁伟,张明秋.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河北省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商业时代,2013(12):128-130.
被引量:2
4
刘宝铭,李树和.
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构建的原则、保证措施与推进计划[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15.
被引量:4
5
林琴.
关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所存在问题及原因的思考[J]
.商,2016,0(24):44-44.
被引量:2
6
黄雪冰.
2002年新疆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03年前景展望[J]
.新疆财经,2003(2):3-8.
7
余虎.
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和改革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4):42-43.
被引量:7
8
韩曙平.
连云港滨海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特区经济,2009(2):46-47.
被引量:4
9
魏少平.
宝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J]
.新西部(理论版),2010(7):23-24.
10
农胜玉.
文山州边疆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J]
.今日民族,2006(4):51-5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