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析功能性言语的主体间性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功能性言语这一语言使用现象体现主体间在意义建构上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就是主体间性。语言符号行为包括人的认识行为和交际行为,存在认识主体和交互主体。功能性言语是关于言语的言语,它体现认识主体的反思性思维活动,也体现说话人主体的交际活动。文章从不同类型功能性言语出发,对其进行主体间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讨论功能性体现出的主体间性:第一,功能性言语是否体现主体间性。第二,为什么功能性言语体现主体间性。功能性言语是语言使用现象,而在语言使用中,就离不开说话人和受话人。说话人和受话人共同实现了功能性言语的人际意义。认识主体在反思的思维活动使用功能性言语,说话人作为交互主体在交际行为中使用功能性言语。第三,功能性言语如何体现主体间性。讨论了功能性言语内容组织功能性(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和交互功能性短语(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作者 娄琦 姜晖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4-176,共3页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元话语的主体间性研究"(编号:1154224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Halliday, M. A. K. 1985. An Grammar [ M]. London :Arnold. Hyland, K. 2005.
  • 2Evaluative stance in research abstracts [ J ] (1) :39 -63.
  • 3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that construction signaling Functions of Language, 12 Ifantidou, E. 2005.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Metadiscourse [ J ]. Journal of Pragmatics ( 37 ) : 1325 - 1353.
  • 4[法]笛卡儿.哲学原理[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 5[法]笛卡儿.第一哲学沉思录[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6铁省林.西方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J].齐鲁学刊,2003(2):73-76. 被引量:26
  • 7D.扎哈维,臧佩洪.胡塞尔先验哲学的交互主体性转折[J].哲学译丛,2001(4):2-9.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11

  • 1D.扎哈维,臧佩洪.胡塞尔先验哲学的交互主体性转折[J].哲学译丛,2001(4):2-9. 被引量:28
  • 2[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 3[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83.
  • 4[法]笛卡尔.方法谈[A].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 5[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6[德]施皮尔格伯格.现象学运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 7Husserl. Logische untersuchungen. Martinus Nijhoff der Erkenntnis, The Hague, 1984.
  • 8[德]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M].张廷国,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 9胡塞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 10Habermas. The Philosophic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7.

共引文献52

同被引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