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
被引量:
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海明威的小说浸透着一种虚无思想 ,这种思想在其作品中主要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 :死亡意识 ,痛苦意识 ,荒诞意识。海明威虚无思想的的形成有三方面的来源 :一来源于他的经历 ,二来源于他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三来源于西方悲观主义哲学思想。
作者
苏顺强
机构地区
湖北襄樊学院中文系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135,共5页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关键词
海明威
虚无思想
美国
死亡意识
荒诞意识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5
1
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册),陈良廷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433页.
2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汤永宽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13页.
3
库尔特·辛格.《海明威传》,周国珍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
4
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第23、102页.
5
《海明威研究》(增订本),董衡巽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50页.
共引文献
2
1
倪秋梅.
论海明威作品中被遮蔽的女性原型[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15(4):57-60.
被引量:1
2
王栋.
道咸经世派基督教观述评[J]
.北方论丛,1990(2):91-94.
同被引文献
128
1
黄利玲.
海明威成功的基石:《在我们的时代里》[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3):50-56.
被引量:10
2
曾传芳.
论海明威《雨中猫》的语言特色[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4):86-89.
被引量:21
3
杜隽.
海明威与存在主义[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4):71-76.
被引量:15
4
刘久明.
“重压下的优雅风度”与海明威的“准则英雄”[J]
.外国文学研究,1998,20(2):51-54.
被引量:39
5
刘久明.
海明威文化心理结构浅析[J]
.外国文学研究,1998,20(4):29-31.
被引量:15
6
王文琴.
简约洗练,蕴寓宏深——浅析《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J]
.外国文学研究,1998,20(4):35-37.
被引量:13
7
戎林海.
海明威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兼论海明威的人生哲学[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106-112.
被引量:11
8
张清华.
死亡之象与迷幻之境──先锋小说中的存在/死亡主题研究[J]
.小说评论,1999(1):27-34.
被引量:9
9
余华,杨绍斌.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J]
.当代作家评论,1999(1):4-13.
被引量:148
10
刁绍华.
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试论海明威作品的艺术特点[J]
.学习与探索,1979(4):103-11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4
1
李伟.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人物形象解析[J]
.作家天地,2020,0(4):24-25.
2
曹喜梅.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迷惘一代”[J]
.时代文学,2009(3):149-150.
被引量:1
3
马青青.
从平淡中见深远——解读海明威的《雨中猫》[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2):38-41.
被引量:4
4
耿心.
浅析海明威的价值观念及在其短篇小说中的体现[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5):23-25.
5
曹学庆.
分析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中的硬汉形象[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17):103-104.
6
李晓珍.
存在·虚无·探求——再读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14(4):25-27.
被引量:9
7
张巧毅.
并存于海明威作品中的双重意识[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7(6):84-87.
被引量:2
8
孙海一.
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虚无”[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7-28.
被引量:3
9
周彩红.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创作思想[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8):78-79.
被引量:2
10
李丹.
《老人与海》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J]
.电影文学,2010(16):101-10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徐诗囡,俞霁阳,高欢璐.
成为更柔软的自己 ——余华与海明威的殊途同归[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0(6):13-14.
2
许明珠.
海明威的自我形象与男权意识——《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的解读[J]
.作家,2012(14):45-46.
3
扈彩霞.
危机之下的迷惘——《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及《观音山》人物之探析[J]
.作家,2012(24):119-120.
4
姚凤梅.
海明威作品的写作风格及其理论基础[J]
.小说评论,2010(S1):67-70.
5
侯雅丽.
存在、荒诞、虚无——殖民霸权和男性霸权的双重压迫[J]
.小说评论,2010(S2):134-136.
6
李佳.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人与自然关系[J]
.芒种,2012(12):163-164.
7
徐鹰.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余光中译《老人与海》[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8):92-92.
被引量:1
8
彭爱华.
近十年余华研究述评[J]
.宜宾学院学报,2006,6(4):58-62.
被引量:4
9
关昕.
从“Cat in the Rain”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看文学翻译[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26(2):46-49.
10
姜春萌,于丽艳.
从《太阳照常升起》与《在路上》看“迷茫的一代”与“垮掉的一代”[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8):128-129.
被引量:1
1
刘海龙.
痛苦的崇高美——莱蒙托夫痛苦意识探微[J]
.时代教育,2009(4):47-47.
2
付卉.
海明威文学作品创作思想解读[J]
.语文建设,2014,0(11Z):53-53.
3
李斯.
“嚎叫”与犹太预言传统[J]
.山花(下半月),2010(12):151-152.
4
吴虹.
论赫伯特“痛苦组诗”中的痛苦意识[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10):91-96.
5
韩学君.
悲剧意识———元杂剧深层美学意蕴的核心[J]
.中国文学研究,1997(1):44-49.
6
陈鹤鸣.
美好而难解的“小绿棒”情结——论托尔斯泰的痛苦意识[J]
.外国文学研究,1997,19(3):19-24.
被引量:2
7
兰兴伟.
海明威短篇小说艺术风格探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138-141.
被引量:23
8
肖丹.
海明威短篇小说艺术风格探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02Z):41-42.
被引量:3
9
惠继东.
幻觉描写:小人物“双重人格”的艺术审美价值[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33(4):24-27.
外国文学研究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