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公共外交视野下的日本华文传媒——以日本侨报社为研究案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公共外交的角度对日本侨报社进行研究,探讨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日本侨报社突破海外华文媒体的传统经营理念和模式,创办汉语角、日中翻译学院;举办中日作文大赛、华人学术奖等中日交流新模式,在公共外交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日本华文传媒提出了参与中日公共外交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
鞠玉华
卢小花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出处
《八桂侨刊》
2012年第2期51-56,共6页
Overseas Chinese Journal of Bagui
关键词
公共外交
日本华文传媒
日本侨报社
分类号
G219.313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1
张伯玉.
中国青少年对日意识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能够理性看待日本[J]
.日本问题研究,2009,23(3):34-42.
被引量:3
2
鞠玉华.
日本新华侨华人状况及未来发展走向论析[J]
.世界民族,2006(2):38-4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蒋立峰.
培育两国人民的亲近感对巩固中日友好的根基意义重大[J]
.日本学刊,2006(6):5-26.
被引量:9
2
裴军.《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邀请留学生代表“回家过年”》.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2005年1月25日.
3
钱耘.《在日华人参政渐呈雏形》.日本《中文导报》,2002年8月29日.
4
日本《中文导报》编辑部.《日本中文媒体调查显示在日华人正向社会中层挺进》.日本《中文导报》,2004年1月7日.
5
[日]远藤英湖.《建立一个在日中国人梦想的社会》.日本《东方时报》,2004年11月11日.
6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三千中国留日博士活跃在日本》.载http://www.cscse.edu.cn.2002年11月25日.
7
[日]段跃中.《恭贺辛平博士提升东芝陶瓷株式会社部长》.日本《日本侨报电子周刊》,2005年7月20日.
8
日本《中文导报》编辑部.《数字证明日本在日华人族群有能力挺进日本中流社会》.日本《中文导报》,2004年1月7日.
9
[日]陈天玺.《日本社会と新华侨》.[日]驹井洋主编.《多文化社会ヘの道》.日本,明石书店,2003年,第240页.
10
[日]陈天玺.《日本社会と新华侨》.[日]驹井洋主编.《多文化社会への道》,第248-249页.
共引文献
7
1
李其荣.
华人新移民研究评析[J]
.东南亚研究,2007(5):58-63.
被引量:3
2
鞠玉华,于艳彬.
从东京丰岛区看日本华文报刊的发展现况[J]
.新闻爱好者,2010(2):27-28.
3
曾志娟.
日本华人华侨的特点[J]
.考试周刊,2008,0(8):230-231.
4
刘国习.
当代中国人的日本观研究述评[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3):57-66.
被引量:1
5
叶伟敏.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当代中日关系”融入[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28(6):93-96.
6
鞠玉华.
中日关系与在日华侨华人(2012-2014)[J]
.八桂侨刊,2015(1):3-9.
7
吕钊进,朱安新,邱月.
跨国移民多维度认同边界的建构——以东京池袋华侨经营者为例[J]
.开放时代,2022(2):167-177.
同被引文献
43
1
罗选民,董娜,黎土旺.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兼评Maeve Olohan的《翻译研究语料库入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52-56.
被引量:28
2
曹大峰.
汉日平行语料库与翻译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3):221-226.
被引量:17
3
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侨力资源新优势与广东转型发展-2011广东海外侨务资源调研报告[M]广东省侨办,2011132-149.
4
潮龙起.华侨华人与公共外交[A]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54-74.
5
彼特·伯克姚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81-182.
6
韩方明.公共外交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28-2479-11.
7
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侨力资源新优势与广东转型发展-2011广东海外侨务资源调研报告[M]广东省侨办,2011136.
8
林军.励精图治谋发展[N]人民日报,2012.
9
耿金花,高齐圣,张嗣瀛.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的社区满意度评价体系[J]
.系统管理学报,2007,16(6):673-677.
被引量:102
10
门洪华.
软实力与国际战略[J]
.当代世界,2008(9):6-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3
1
潮龙起.
侨务公共外交:内涵界定与特点辨析[J]
.东南亚研究,2013(3):65-69.
被引量:11
2
李毅鹏.
中日对译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研究[J]
.赤子,2015(3):290-291.
3
林逢春,乔杉,李子恒.
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框架及其方法初探[J]
.丽水学院学报,2022,44(6):28-3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隆德新,林逢春.
侨务公共外交:理论内核、本体特征与效用函数[J]
.东南亚研究,2013(5):84-91.
被引量:8
2
薛秀军,赵栋.
中国梦与侨务公共外交的战略构建[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2-28.
被引量:4
3
彭慧.
全球视野及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研究——评《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公共外交:政策机制、实证分析、全球比较》[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5(3):92-93.
4
陈鹏勇.
华文教育的侨务公共外交功能论析[J]
.东南亚研究,2015(6):79-85.
被引量:3
5
文峰.
浅议海外华文媒体的侨务公共外交参与:基于《英中时报》的个案考察[J]
.东南亚研究,2016(1):80-85.
被引量:4
6
隆德新.
试析移民社群对当代美国外交的影响[J]
.国际政治研究,2017,38(5):104-125.
被引量:5
7
莫光木.
奔走于华智之间:智利侨社开展公共外交探析[J]
.世界民族,2018(1):53-62.
被引量:1
8
陈浩.
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研究述评[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2):59-66.
被引量:2
9
杨宏云.
从巴西浙商谈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对巴西公共外交的优势与对策[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3):1-8.
10
周英.
关系网络视角下中国侨务公共外交评析[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2):23-31.
被引量:2
1
钟新.
公共外交视野下的国际新闻报道理念[J]
.新闻与写作,2011(3):17-20.
被引量:3
2
邱奕明.
公共外交视野中的国家与城市形象传播——第六届政府新闻学研讨会综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12):54-55.
被引量:2
3
操林英,武欣博.
基于公共外交视野刍议网媒突发性新闻报道[J]
.编辑之友,2012(12):63-64.
4
刘景锜.
短纪录片 大有可为——观第十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短片所感[J]
.南方电视学刊,2005(1):65-67.
5
朱向霞.
曾虚白先生新闻学术奖暨公共服务奖[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1(2):168-168.
6
黄斯文.
细节中的日本 中日交流有感[J]
.大学(指南),2012(5):75-75.
7
面孔[J]
.现代视听,2016(6):87-87.
8
张梦雅,胡潇潇.
浅谈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公共外交的新发展[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3).
被引量:1
9
首届青年档案学术奖名单[J]
.兰台内外,1995(5):38-38.
10
“南京中日交流之窗”开馆[J]
.21世纪,2009(1):56-56.
八桂侨刊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