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与创作》
2000年第3期15-19,共5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
同被引文献17
-
1王卫.走在尘世的两极——《空山灵雨》的佛教精神与人间情怀[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2):57-59. 被引量:4
-
2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田野与文本之间[J].文艺研究,1997(1):83-85. 被引量:13
-
3萧兵.文学人类学:走向“人类”回归“文学”[J].文艺研究,1997(1):92-94. 被引量:6
-
4李标晶.论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散文诗创作[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26(2):79-84. 被引量:1
-
5邓楠,汤小红.论寻根文学创作中的原型意象与自主情结[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2):1-2. 被引量:1
-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7[1]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
8[1]姚燧.牧庵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9阿卓务林:《耳朵的天堂》,第125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
10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第172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引证文献5
-
1张溪潺.姚燧散文的理性特质[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19(3):33-35. 被引量:1
-
2牙运豪.宗教话语的张显化叙述——许地山前期小说话语策略之一[J].作家,2011(4):22-23.
-
3章颖.“生本不乐”与“劳蛛缀网”——也谈许地山早期创作的佛学意味[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1):154-161.
-
4王琨.云南小凉山少数民族诗群的文学人类学解读[J].民族文学研究,2013,31(5):63-70.
-
5陈平,方磊,黄雅琼.武夷山摩崖石刻传说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9,38(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