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和谐到和谐——论隐逸诗人审美特质的转变
出处
《理论与创作》
2000年第3期56-58,共3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
-
1铁柔.铁柔的诗[J].边疆文学,2014,0(12):94-99.
-
2韩春晖.《阿拉比》中的象征主义[J].作家,2013,0(06X):81-82. 被引量:1
-
3对《骆驼祥子》的新释[J].文艺理论研究,1999(4):78-78.
-
4佚名,费方利(译).唯有教训,没有错误[J].做人与处世,2012(20):11-11.
-
5刘海霞.《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梦想、幻想和幻想破灭(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3):90-91.
-
6吴甜甜.《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多重身份解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46-47. 被引量:2
-
7陈松青.中国古代文学的生命悲剧意识[J].贵州文史丛刊,2000(3):31-35. 被引量:2
-
8栗冰.杜拉斯——法兰西追爱的精灵[J].泉州文学,2009(10):31-32.
-
9钟瑷琳,马岩峰.从《推销员之死》看美国社会对人性的压制[J].作家,2009,0(24):99-100.
-
10唐书哲.《阿拉比》——浪漫幻想破灭后的顿悟[J].新高考(英语进阶),2013(9):3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