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建构民国文学史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民国作为新文学的源头能是不争的事实吗? 对于这个本应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以为远远没有抵达意见趋于基本一致的境地,我认为阻遏这个问题深入探讨的并非外力,而是来自于学者们多年来深藏在自己潜意识之中的政治禁忌的恐惧心理。
作者
丁帆
机构地区
教育部南京大学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4,共10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的中期成果
项目编号:11&ZD112
关键词
民国
文学史
回避
恐惧心理
新文学
潜意识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157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周维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民国视野”述评[J]
.文艺争鸣,2012(5):61-66.
被引量:23
2
许志英.
“五四”文学革命指导思想的再探讨[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1):165-185.
被引量:16
3
方敏.《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修改》,人民网2011年11月18日.
4
丁帆.
“民国文学风范”的再思考[J]
.文艺争鸣,2011(7):55-59.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
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J]
.文艺争鸣,1994(2):10-20.
被引量:179
2
朱德发.
“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四个基本特征[J]
.河北学刊,2008,28(6):104-109.
被引量:9
3
李怡.
“五四”与现代文学“民国机制”的形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55-57.
被引量:29
4
秦弓.
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与民国史视角[J]
.湖南社会科学,2010(1):133-136.
被引量:44
5
丁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断代谈片[J]
.当代作家评论,2010(3):19-22.
被引量:13
6
李怡.
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框架[J]
.广东社会科学,2010(6):132-135.
被引量:62
7
丁帆.
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J]
.江苏社会科学,2011(1):161-168.
被引量:41
8
丁帆.
给新文学史重新断代的理由——关于“民国文学”构想及其它的几点补充意见[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3):25-33.
被引量:44
9
王富仁.
对一种研究模式的置疑[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4(1):8-14.
被引量:28
10
《新华文摘》刊登本馆期刊文章论点[J]
.日本侵华史研究,2011(2):52-5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7
1
朱寿桐.
论新文学史观的发展之路[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7,34(3):136-143.
被引量:1
2
李玲.
邓拓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意识形态建构[J]
.扬子江(评论),2009(6):30-35.
3
黄轶.
八九十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的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与海外研究[J]
.文艺理论研究,2014(4):27-36.
被引量:4
4
黄修己.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解构和重构[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48-56.
被引量:9
5
武新军.
五四新文学与革命文学关系研究述评[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2):13-20.
被引量:6
6
刘卫国.
实证学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兴衰[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1):63-70.
被引量:3
7
罗长青.
周作人“人与文学”观念的特殊接受——以20世纪80年代两部文学史的叙述为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5):90-96.
8
王永祥.
“民国视野”的问题与方法意识——“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文艺争鸣,2013(1):57-60.
被引量:4
9
罗执廷.
“民国文学”及相关概念的学术论衡[J]
.兰州学刊,2012(6):56-61.
被引量:12
10
黄修己.
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创新的点、线、面、体[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1):10-15.
同被引文献
157
1
李怡.
“民国文学”与“民国机制”三个追问[J]
.理论学刊,2013(5):113-117.
被引量:23
2
丁帆.
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J]
.当代文坛,2011(S1):4-10.
被引量:3
3
白舒荣.
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4):9-12.
被引量:1
4
丁帆.
谈贾平凹作品的描写艺术[J]
.文学评论,1980(4):74-77.
被引量:6
5
曹三明.
试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功绩[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5(3):79-85.
被引量:2
6
赵园.
回归与漂泊——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乡土意识[J]
.文艺研究,1989(4):56-65.
被引量:24
7
金元浦.
当代文艺学范式的转换与话语重建[J]
.思想战线,1994,20(4):29-32.
被引量:8
8
丁帆.
作为世界性母题的“乡土小说”[J]
.南京社会科学,1994(2):58-62.
被引量:14
9
丁帆.
知识分子应当承担的道义与责任[J]
.粤海风,2010(5):7-9.
被引量:3
10
吴晓东.
建立多元化的文学史观[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1):8-15.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8
1
林建法.
批评的视阈与深度——《二〇一二年中国文学批评》序[J]
.当代作家评论,2013(1):105-107.
2
傅元峰.
当思想穿越历史的雾霭——丁帆启蒙文学史观论析[J]
.文艺争鸣,2013(3):86-90.
被引量:1
3
陈敢.
与歌声同在的浪漫人生——谭小萍的报告文学《世纪大救亡——阚培桐与抗战歌曲的毕业情缘》解读[J]
.怀化学院学报,2013,32(4):60-62.
4
李怡.
命运共同体的文学表述--两岸华文文学视野中的“民国文学”[J]
.社会科学研究,2013(6):189-194.
被引量:1
5
王瑜.
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文史观建构初探[J]
.保定学院学报,2013,26(6):1-5.
6
汤溢泽.
对目前民国文学史话题的评析[J]
.湖南社会科学,2014(4):199-202.
被引量:3
7
韩伟.
民国文学: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崛起[J]
.甘肃社会科学,2014(4):63-66.
8
武善增.
民国文学研究的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117-121.
9
肖成.
海峡两岸跨域互动共生的民国文学——以1920-1930年代台湾·东京·大陆左翼文学为例[J]
.福建社科情报,2015,0(2):42-48.
被引量:1
10
丁帆,施龙.
《中国新文学史》的理念与实际的悖反——有关“中国新文学史”的一些思考兼答陈晓明、丛治辰先生[J]
.文艺争鸣,2015(6):84-9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左安秋.
关于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若干史实的辨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120-130.
2
高英.
从概念出发解读民国文学的研究及面临的窘境[J]
.人文之友,2019,0(18):38-39.
3
汤翔鹤.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趋向及问题——基于学术论文的考察[J]
.南方文坛,2014(6):23-31.
被引量:1
4
吕旭英,石中华,王淑雯.
西方文论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1):161-166.
被引量:1
5
苏芹.
中国古典戏剧的跨文化阐释——论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中国传统戏剧》[J]
.戏剧文学,2016(6):81-87.
被引量:1
6
宁新芳.
从年鉴学派看“民国文学”[J]
.保定学院学报,2017,30(2):75-80.
7
李倩冉.
在时间的溃散里筑词为乡——论傅元峰的学术生长[J]
.南方文坛,2018(1):34-38.
8
刘迎.
文学史教材鲁迅章节书写的多元探索[J]
.文教资料,2020(3):29-31.
9
刘卫东,程伟.
“启蒙”的延展:从“现代性”到“当代性”——丁帆近期学术体系的构建[J]
.文艺争鸣,2020(11):145-155.
10
李薇,杨伟.
异域语境下左翼留日诗人的“另类”书写——以雷石榆的域外创作为中心[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2(2):25-33.
1
范家进.
《鲁迅全集》:不尽的源头活水[J]
.出版广角,1999(5):78-79.
2
汤溢泽.
以“民国文学史”替代“新文学”史考[J]
.湖南社会科学,2010(1):137-139.
被引量:4
3
汤溢泽,郭彦妮.
论开展“民国文学史”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128-130.
被引量:3
4
金华兰.
文坛六问[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4,0(12):121-123.
5
大黎.
圣地[J]
.甘肃教育,1995(10):1-1.
6
梅玉荣.
长江[J]
.东坡赤壁诗词,2014(5):21-21.
7
禹权恒,陈国恩.
返观与重构——“民国文学史”的意义、限度及其可能性[J]
.兰州学刊,2013(2):80-84.
被引量:3
8
赵普光.
“现代”的牢笼与文学史的建构——关于“民国文学史”的若干思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122-126.
被引量:3
9
张桃洲.
意义与限度——作为文学史视角的“民国文学”[J]
.文艺争鸣,2012(9):45-48.
被引量:12
10
刘奇煜.
读《陆犯焉识》有感[J]
.小品文选刊(下),2015,0(6):4-5.
当代作家评论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